我的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集购网客户端

客服服务
交易时间:工作日 9:00-17:00
您好,欢迎来到农产品集购网!

2018年中国小麦市场走势分析

2019-02-15

0评论

分享给朋友:

回顾2018年,我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户种粮收益不及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首次下调,托市收购没有全面启动,整体收购进度缓慢,小麦行情稳步上涨,但均不及上年同期水平。展望2019年,国内小麦丰收基础牢固,市场供应渠道多元,消费稳中略增,总体供需格局好于上年。小麦的"去库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将持续推进,下调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底价的可能性较大。预计2019年小麦价格不会出现反常表现,维持在合理区间将是大概率事件。


2018年我国小麦供需形势回顾


(一)产量质量均有下降种植收益降低据2018年12月份《国家统计局关于2018年粮食产量的公告》数据,全国小麦播种面积24268千公顷,比2017年减少240千公顷,下降0.98%;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416公斤/公顷,比2017年减少65公斤/公顷,下降1.19%;小麦总产量13143万吨,比2017年减少290万吨,减幅2.16%。在产量减少的同时,小麦的总体质量也较2017年有所下降。据市场信息反馈,河北、山东及豫北地区小麦质量与常年基本保持一致,优质小麦内在品质普遍提升;豫南及南部地区小麦质量整体下降,霉变、发芽情况较为普遍。


在种植收益方面,2018年小麦种植收益较2017年明显下降。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调查结果显示:种植小麦平均每亩生产成本为568.4元,比上年的544.7元增加23.7元。其中物资费用247.5元,比上年的231元增加16.5元;亩均生产服务支出为161.4元,比上年的157.5元增加3.9元;人工成本亩均为159.5元,比上年的156.2元增加3.3元。农业部设在河南的物价信息网点监测结果显示,6月份河南省中等小麦市场平均价格2.25元/公斤,比上年的2.28元/公斤减少0.03元,下降1.3%;亩均收益371.0元,比上年减少68.1元,降幅为15.5%。


(二)国内消费增加,饲料用量增量明显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8年12月发布的"中国小麦供需平衡分析"报告,2017/2018年度我国小麦总消费量为12226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455万吨,增幅13.5%。其中,制粉消费93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50万吨,增幅5.08%;饲用消费及消耗15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800万吨,增幅114.29%;工业消费95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00万吨,增幅26.67%;种用消费47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4万吨。根据上述数据,2017/2018年度制粉消费呈现小幅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基数增加支撑面粉消费量;小麦粉中不允许添加任何食品辅料的规定也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小麦消耗量。饲料用量较上年度增量明显,主要原因是2017年玉米价格稳步上涨,部分质量一般但价格合适的小麦流入饲料加工企业;工业消费和种用量均有小幅增长。


(三)小麦进口量同比下降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我国累计进口小麦308.75万吨,同比减少120.92万吨,降幅达28.14%。小麦进口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内小麦行情整体偏弱,下半年表现不及2017年同期,在普麦走势趋弱的拖累下,优质小麦表现也是差强人意,企业购买配额外进口小麦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国内小麦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优质小麦播种面积、产量、质量均有提高,国内整体消费疲软,供需格局相对宽松;三是国际形势复杂化,加上人民币持续走弱,不利于进口贸易。



2018年我国小麦市场行情回顾


(一)前期行情高位波动,后期平稳上涨2018年,我国主产区小麦供需总体略宽松,小麦价格阶段性特征明显,加之受政策影响较大,上半年开始的跌势在夏粮上市之后进入低谷,之后价格开始缓慢上涨。2018年国内小麦价格走势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至4月):政策拖累麦价高位回落。1月上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将2014年至2016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三等)拍卖底价由2460元/吨下调至2410元/吨,下调50元/吨。1月份小麦供应偏紧,企业批量采购难度大,加上临近春节,贸易商对后市行情较为乐观。2月份随着年关的临近,小麦市场购销节奏开始放缓,价格以稳为主。据市场信息,春节前华北地区新季小麦到厂主流价格在2580~2630元/吨,江苏徐州、安徽宿州普通新麦进厂价为2580元/吨左右。节后小麦市场购销清淡,价格整体趋稳,个别地区价格小幅回落。


国家将再次调低小麦销售底价的消息在4月初得到证实,公告称自4月18日起将2014至2016年产最低收购价三等小麦拍卖底价调整为2350元/吨,每吨下调60元/吨,两次销售底价累计下调110元/吨。加上4月份各级储备库开始积极轮出小麦,小麦市场利空尽出,弱势难改。据市场信息,至4月底,小麦到厂主流价格在2460~2510元/吨,江苏徐州、安徽宿州普通新小麦进厂价格为2450~2480元/吨。


第二阶段(5月至7月):新粮集中上市,拖累行情短期跌落。5月份的强降雨致使豫南、苏皖鄂地区小麦赤霉病爆发严重。因为质量参差不齐,新麦上市价格较为混乱,质优小麦地头价格从1400~1700元/吨起步,经过烘干后装车发运价格基本在2010~2200元/吨。随着收割范围的扩大,企业对新季小麦产量、质量的担忧加重,加上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暂停,市场对小麦后市看涨预期增强,贸易、制粉企业等收购主体开始积极入市采购。6月份小麦批量上市以后,华北地区新季小麦开秤后就迅速走高,很快达到最低收购价之上。到6月下旬,小麦行情开始趋稳,小麦到厂主流价格维持在2360~2460元/吨,这种相对稳定的行情一直延续到7月底。


第三阶段(8月至12月底):供需格局相对宽松,小麦震荡向上。随着收购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场上新季小麦不断减少,陈麦逐步消耗,小麦行情开始稳步上涨,至8月底,主产区的新小麦收购价已经回升至2380~2500元/吨区间,但价格依旧低于上年同期水平。9月份华北地区小麦有10~30元/吨不同程度的小幅回调,苏皖地区保持平稳。小麦集中收购期过后,在接下来的10月、11月份,随着气温转凉及季节性消费提升,各地小麦价格稳步上扬,出现了区域性供给偏紧的状况,11月上旬华北地区一些制粉企业挂牌价突破2700元/吨,11月中旬开始止涨趋稳,调低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加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投放量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对小麦市场形成利空,小麦价格在11月下旬开始回落。至11月底,华北地区小麦到厂主流价格多在2530~2550元/吨波动,与月中最高点相比下调60元/吨左右;苏皖地区多在2480~2500元/吨,表现抗跌。进入12月份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依旧弱势运行,12月底面粉企业整体开工率开始小幅回升,小麦需求状况好转,价格止跌趋稳,部分地区面粉企业为保证合理库存水平,小幅上调收购价格。据市场信息,至12月底,主产区小麦到厂主流价格多在2480~2520元/吨区间小幅波动,同比下跌40~100元/吨。


(二)收购进度前快后慢,收购总量明显减少2018年主产区小麦质量参差不齐,价格高低不一,新季小麦上市初期,各收购主体入市态度谨慎。但新季小麦产量、质量不及往年,加之前期陈麦消耗所剩不多,企业库存水平普遍较低,在新麦集中上市后,市场上的采购热情逐渐高涨。随着企业库存逐步提升,收购进度放缓。2018年夏粮收购主要特点有二:一是收购进度"先快后慢"。5月中旬后,多个省份的主要加工企业陆续集中到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由于湖北、豫南等地区的小麦平均质量较差,企业采购节奏较慢。6月份开始,随着华北主产区小麦的集中上市,收购量也快速提升,单月收购量为2130万吨,但远低于2017年6月的3263万吨。7月份后收购势头放缓,月内收购量降为1567万吨,而2017年的7月份收购量为2270万吨。进入8月份,收购量仅为763万吨,同比收购量自始至终均落后于上年同期,并逐步扩大。二是收购总量处于常年较低水平,本年托市量是托市启动的几年中最低的。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9月3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5015.2万吨,同比减少2190.7万吨,处于历史第二低位。其中:河北收购469.8万吨,同比减少109.4万吨;江苏1020.7万吨,同比减少221.2万吨;安徽532.5万吨,同比减少456.6万吨;山东927.4万吨,同比减少157.4万吨;河南1206.5万吨,同比减少1097万吨;湖北160.5万吨,同比减少91.6万吨。


(三)托市价格再次下调国家发改委11月中旬发布《关于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明确2019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吨2240元,比上年下调60元。这是继2018年后第二次下调最低收购价格。


(四)临储交易活跃度逐步好转2018年临储小麦交易的成交情况基本是随着市场的供需形势和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同时受政策阶段性影响也较大。临储小麦投放方面,2018年全年累计投放36周,周均投放量222万吨,同比减少33万吨。上半年投放基本维持在205万吨/周左右。6月至9月国家临储小麦交易暂停,9月底恢复交易后,投放量有小幅增长,9月底恢复交易,10月中旬随着各主产区开始投放2017年产小麦,投放量小幅上涨,11月下旬开始投放量进一步增加,上升至300万吨/周左右。临储小麦成交方面,2018年累计成交866万吨,同比减少59万吨;周均成交24万吨,同比增加5万吨。由于临储小麦在集中收购期暂停交易,未出现2017年成交量过度低迷的状况,2018年各期成交量变化较为平缓,全年共有3次成交高峰,前两次是在1月份、4月份下调小麦销售底价后,第三次是在11月份临储小麦周投放量增量到300吨时。2018年临储小麦成交均价2421元/吨,较2017年下降82元/吨。


(五)期货行情阶段性特征明显1月份后,受强麦现货价格持续走高带动,强麦主力1805合约阶段性震荡上涨,并在3月2日创下2696元/吨的全年最高价。随着仓单不断注册形成,强麦期价高位回落,1805合约进入交割月之前最低回落至2456元/吨,较高点时跌幅达8.9%。5月份后,强麦主力换至1809合约,由于优质小麦受到恶劣天气影响产量不及预期,集中收割期间强麦成为市场收购主体青睐的对象,现货价格较为坚挺,强麦期货整体在2500~2650元/吨区间震荡运行。从7月中旬至年末,强麦主力由1901合约担任。因受到普麦行情疲软拖累,强麦现货整体表现不温不火。期货价格自11月份下旬开始跟随现货脚步开始下跌,加上临近交割月,而主要用于强麦仓单注册的"西农979"因内在品质表现欠佳,市场价格始终在2550元/吨左右徘徊,仓单升水预期压制期价难以抬头。期货盘面价格涨少跌多,其间最高上涨至2670元/吨,年末最低跌至2380元/吨。



2018年国际小麦走势及2019年展望


2018年上半年国际小麦宽幅震荡向上,下半年高位回落后表现平稳。1、2月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麦指数稳步攀升,从年初最低时的427点涨至3月初的529.6点,创7个月以来新高。主要原因是市场普遍担忧干燥天气对美国冬季小麦产量的影响。3月份价格呈现下跌趋势,主要原因是美国大平原冬小麦产区降水形势改善,市场对天气的忧虑情绪减弱,加上全球小麦供需格局宽松,出口市场竞争激烈。4、5两个月,天气情况成为主导期货市场涨跌的主要因素,美麦随天气形势偏强震荡,不断刷新年内新高。


6月份受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上调消息的影响,美麦应声回落。7月全球小麦普遍上涨,主要是因为主产区不利天气影响到小麦生产,全球或将面临产量下滑、供应紧张的局面。美麦期价得以提振,继续上涨,短线表现强势,8月初涨至年内高点608.4点,也是近三年来的最高点。上涨行情并没有得以延续,全球小麦依旧面临着期末库存量大,供需格局宽松的局面。受俄罗斯小麦出口的冲击,加上美元表现强劲,美麦出口前景并不乐观,一个多月时间美麦指数回落近100点。9月中旬至年底,美麦期价整体表现平稳。


展望2019年,国际小麦行情走势或将呈现宽幅区间震荡格局,主要表现在利多因素及利空因素相互交织,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相互干扰。其中,全球小麦的供需基本面维持宽松格局是最大的利空因素。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大概率是一个放缓的趋势。美国经济预计由2018年的2.9%放缓到2.5%,欧洲方面预计由2018年的2.0%放缓到1.9%。预计2019年全球小麦行情总体行情稳定,区间震荡频繁,CBOT美麦指数预计将在400~580点范围内运行。


2019年我国小麦市场展望


(一)冬小麦长势不及上年同期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018年麦播以来,我国冬麦主产区大部多晴好天气,前茬作物收获及时,大部时段墒情适宜,冬小麦播种出苗基本顺利,幼苗长势良好。但是北方部分麦区墒情偏差,无灌溉条件田块麦播受阻,长势偏弱。2018年9月以来,北方冬麦主产区累计降水近十年最少,全国冬小麦长势整体略差于上年同期。西南地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持续阴雨,土壤过湿。10月下旬开始天气逐渐转好,利于土壤排湿降渍,冬小麦幼苗长势良好。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冬小麦一类苗比例为19%,较2017年同期减少6个百分点。后期需防范局部旱情和阶段性强降温造成长势偏弱的冬小麦遭受冻害。根据各主产区反馈的种植信息,2018年冬小麦播种面积与2017年基本持平,后期天气情况对小麦长势的影响还需持续监测。基于近5年我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数据分析,预计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将稳定在1.29亿~1.31亿吨之间,而总体质量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获期天气状况。


(二)供应局面预计好于上年2019年上半年国内的小麦供应渠道偏向多元化,除了国家临储小麦、移库小麦、临储进口小麦投放等计划性供给,各级储备粮的轮换,还有规模大小不一的贸易企业以及粮食经纪人。由于2018年小麦托市收购并未全面启动,小麦主要集中在各类贸易企业和制粉企业的仓库里,农民手中余粮也较上年可观。贸易企业会在2019年上半年陆续售粮,降低自有库存。市场上可供企业采购的自由粮源较多,小麦供需格局宽松。临储小麦交易将依旧是小麦的主要供应渠道,根据临储小麦交易的统计情况,如不考虑成交未出库或是解约撤单的数量,粗略估算,截至2018年12月底,最低收购价小麦剩余在7000万吨左右。其中,2017年收的托市小麦于2018年10月份开始投放,但因销售底价较高成交甚少,剩余量为2360万吨;2016年小麦已经成交382万吨,剩余约2470万吨;2015年小麦成交913万吨,剩余约1170万吨;2014年小麦成交1585万吨,剩余约950万吨;2013年及之前的托市小麦剩余数量相对较少。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下调,托市收购或将再次出现无法全面启动的情况。有了2018年的前车之鉴,新季小麦集中上市后,市场情绪将更加理性,采购态度谨慎,企业会更有计划性地稳步建立自有库存水平。基于上述分析,2019年市场上小麦供应局面将好于2018年,一是临储小麦库存依旧处于较高水平,考虑如何进一步"去库存"将是重点方向;二是2018年小麦收获期间暴风雨恶劣天气一定程度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2019年小麦产量、质量好于上年的概率较大;三是国家在夏收期间收储力度减弱,其他收购主体收储更加理性。


(三)下游消费端存在增量机会


制粉消费方面: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全面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面粉的上游加工至下游消费影响深远,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劣质产能不断淘汰,市场竞争正从过去的无序竞争、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品牌竞争。消费群体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使得行业龙头、特色加工企业、产品差异化企业的市场占用率逐步变大。虽然我国人口增长率在减小,但仍处于正增长阶段,人口基数在不断增加。预计2019年全社会的面粉消费量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状况。小麦加工副产品价格出现暴涨急跌的概率较小,总体表现温和为主,区间震荡将成为常态。


饲料用量方面:小麦的饲用消费自2011/2012年度达到创纪录的2800万吨后逐年下降。2018年饲料用量增量明显,主要是因为2018年玉米价格走势坚挺,一部分质量偏差、价格低廉的小麦流向了饲料加工企业。小麦的饲用渠道除一定数量的水产饲料和少量禽料定量使用外,取决于小麦和玉米的比价关系,所以小麦的饲料用量极大程度上受到玉米的价格走势影响。以猪饲料为例,如不考虑不同企业的配方差异,理论上小麦与玉米价差在150元/吨之内都存在替代机会。综合考虑2018年东北、华北玉米生产情况以及2019年国内玉米的供需形势,2019年玉米供应缺口依然存在,后市依然有望重回强势。考虑到非洲猪瘟持续影响养殖行业,玉米市场平均价格高于2200元/吨的概率不大,但2018年产芽麦偏多,价格较低,依旧会有部分小麦进入饲料和工业领域。机构预测2018/2019年度饲用消费将增至1800万吨,工业消费增至1200万吨,种用量略减至474万吨。


(四)行情将维持在合理区间运行2019年是小麦改革征途上关键的一年,起着承前接后的重要作用。2018年国家首次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两次下调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托市收购量及收购总量均处于2006年托市以来的历史低位。小麦市场在经历了一整年的洗礼后将会有怎样的表现?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继续下调又会给市场带来哪些改变?综合来看,国家只是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最低收购价政策将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有了这一个保障,小麦在集中收购期的价格底部基本确定。预计2019年小麦行情较难出现反常表现,维持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将是大概率事件。以标准品质二等白麦为例,预计在2019年接新前,主产区陈小麦(不完善粒在5%以内)的到厂平均价格或在2440~2540元/吨;如果2019年新麦平均质量正常,新麦上市初期的粮库主流收购价格或在2240~2320元/吨之间;收购期结束至年底,预计主产区加工企业的入厂主流价格或在2460~2600元/吨,其中,华北地区的小麦主流价格或在2500~2600元/吨范围,江淮、黄淮地区的小麦平均价格或在2460~2540元/吨区间运行。


作者:李林云;来源:粮油市场报;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责任编辑:石登峰 邮箱:shidf@accfutures.com)

农产品集购网16988-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豆粕】 免费资源发布、采购对接;报价-下单看行情;灵活、便捷更省心; 点击前往报价,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评论 登录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

相关新闻

实时行情 更多

    产品 交割地 成交价
    (元/吨)
    成交量
    (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