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集购网客户端

客服服务
交易时间:工作日 9:00-17:00
您好,欢迎来到农产品集购网!

(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文字实录

2012-10-29

0评论

分享给朋友:

  (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中国对冲基金管理人的使命与责任

  会议时间:2012年10月28日09:00-12:      会议地点:深圳市五洲宾馆华夏厅

  会议现场交流文字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罗晓芳,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回到深圳,在这里为大家主持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

  十月的深圳非常漂亮,既没有北京的雾霾,也没有东北的寒冷,天气非常合适,在这时候大家共聚一堂,硕果飘香,在这充满丰收喜悦和希望的美好季节里,迎来了"2012(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本届年会由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和私募排排网主办,旨在打造中国对冲基金行业的高端交流平台,分享国内外对冲基金投资智慧和发展经验,推动中国对冲基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日趋成熟的大环境下,中国对冲基金近几年来经历了爆发性的增长。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100多位对冲基金管理人及业内专家群英荟萃、共聚一堂,探讨中国对冲基金未来的发展和趋势,并就资本市场一系列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把脉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及A股投资策略。

  首先,请允许我隆重的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年会的重要领导及嘉宾,他们是:

  深圳市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肖亚非先生

  深圳私募基金协会秘书长、深圳市融智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春瑜先生

  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助理杨泉先生

  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分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李静女士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邱国鹭先生

  博时基金ETF及量化投资组投资总监王政先生

  上海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武先生

  锐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济璋先生

  广东棕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基金经理黄晓舟先生

  嘉仕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汪义平先生

  英仕曼集团中国区主席李亦非女士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吕沈强先生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洪榕先生

  中信建投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基金业务负责人李倩女士

  国泰君安期货机构部(广深地区)总经理陈雄英女士

  融智评级研究中心负责人陈琴女士

  平安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江先生

  此外,出席本次年会的还有深圳市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私募基金、金融行业领导和新闻媒体等单位的嘉宾,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有请论坛主办方-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秘书长、深圳市融智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春瑜先生致欢迎辞。

  李春瑜:尊敬的两位主任、杨泉行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各位参加2012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我谨代表主办方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媒体朋友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各位,对冲基金的管理人及负责人共聚一堂探讨中国对冲基金未来的发展。2012年中国对冲基金年会是由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和深圳市私募排排网联合举办。服务中国对冲基金行业,助推中国对冲基金事业。私募排排网贯通行业相关环节,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做好对冲基金业绩记录和信息披露等服务。

  近两年,中国资本市场秩序低迷,传统策略的阳光私募业绩表现不佳,一批以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债券为投资标的,以量化对冲开始崭露头角,行业正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我认为国内对冲基金面临形势和趋势有以下几点:今年以来,陆续有阳光私募公司退出行业,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今年上半年清盘阳光私募数量达到130只,目前仍有许多产品面临清盘的压力。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今年上半年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有375只,整体管理规模有进一步的提升。私募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加强,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已经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明确将私募纳入监管,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规范。对冲基金产品线更加丰富,策略呈现多元化,对冲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今天,将围绕大家关心的若干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促进中国对冲基金事业走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临现场,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总的热情洋溢的致辞。李总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对冲基金事业的发展和壮大,请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李总为行业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接下来,有请本次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杨泉先生致辞。

  杨  泉:尊敬的市政府金融办肖主任,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周末,我们非常高兴的迎来了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内对冲基金锐意创新,快速成长,正处于高速向上的发展时期。民生银行深圳分行与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私募排排网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就是一个立足打造中国对冲基金的高端交流平台。在此,我谨代表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和年会组委会对出席本次盛会并长期关心和支持民生银行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民生银行是一家核心资本跨入全球百强,在A股和H股两地上市的全球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资产规模收益水平、风险控制等各项指标均居全国股份制前列。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刚刚度过十五周年华诞,截止2012年9月末,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构建了包括35个同城在内的立体网络,资产总规模突破千亿,累积上缴税金75亿元。私人银行部作为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创新业务开展的先遣部队,与多家银行建立了关系,在对冲基金领域探索创新,并将借助本次对冲基金年会平台与各机构进行广泛的接触和更加深入的探讨,对冲基金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本次年会汇聚了机构和行业的精英,关心中国对冲基金发展的各位领导,可谓群英荟萃、异彩纷呈,希望各位嘉宾借助年会平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融汇思想的魅力,碰撞智慧的火花,为中国对冲基金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出席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预祝中国对冲基金的未来发展更加精彩。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杨泉行助的精彩发言。我们知道一颗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要有非常重要的土壤。深圳市政府一直致力于为资本市场提供丰富营养的环境和土壤,接下来有请深圳市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肖亚非先生致辞。

  肖亚非:各位嘉宾、各位朋友,非常高兴出席2012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我今天参加这个会议表达两个意思,一个是传递一下我们地方金融发展部门对对冲基金的关注和支持,另外也是代表深圳市金融办向出席本次年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实这届年会号称是首届对冲基金年会,其实去年、前年香港聂军他们一帮朋友在深圳也搞过一些会议。对冲基金在国外已经是相对成熟的投资工具,但在中国,对冲基金还是新生事物,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市场不断发展的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各类对冲基金也快速成长,逐步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一支重要的力量。作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深圳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将财务管理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基金行业承载了深圳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截止目前,深圳共有公募基金18家,数量居全国第二,管理基金总数、基金份额也居全国第二,深圳还是中国私募基金的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地,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已经聚集了全国近3000家股权投资企业,涌现一大批在业内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合作机构,应该说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基金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鼓励股权投资包括基金行业的政策,在资金资源配套上对各类企业予以扶持,相关政策涵盖了募投管退的各个环节,在财政支持、住房补贴、人才引进、项目对接、产业园区等服务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尽管这两年市场形势不太好,但是深圳的私募基金行业是一枝独秀,单是今年前三个季度,深圳私募基金企业就占到1010家,对比一下,在全国是难能可贵的。最近,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深圳市政府正在全力推进前海深港服务业开发区,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中央的支持下,实现重大的突破,我个人认为前海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跨境财务管理交易中心,在本外币、在岸和离岸资产管理方面打开通道,这是前海的机遇,也是前海最大的优势所在。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我们诚挚欢迎各位基金来深圳发展,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无论是产业基金、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对冲基金,我们金融办会给予全力的支持和优惠的服务。最后预祝本届年会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感谢领导的讲话,有了领导的讲话,我们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对冲基金的发展更有靠山了。接下来我们要说一说民生银行和私募排排网的事儿了。

  中国民生银行作为中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十六年来,始终坚持走特色银行和效益银行之路,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业务不断地拓展,规模不断地扩大,效益逐年递增,为客户、股东和社会奉献了丰厚的回报,树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崭新的商业银行形象。

  私募排排网是国内最专业的对冲基金数据提供商、最权威的对冲基金研究评级机构。私募排排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对冲基金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促进业界交流与合作;搭建投资者和与对冲基金机构的沟通桥梁;提供专业的、科学的对冲基金组合投资,并取得突出成果,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同。

  为促进中国对冲基金行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民生银行,与国内最权威的对冲基金研究和评级机构--私募排排网,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对冲基金产品研发、销售和其他各项对冲基金服务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对冲基金事业的蓬勃发展。

  下面,有请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助理杨泉先生、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先生上台签约。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强强联合的结果一定会更加灿烂,你们的强强联合必将为推动中国对冲基金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合影留念)谢杨总和李总,签约仪式结束之后要进入特邀专家主题演讲的环节,首先我们请民生银行深圳分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李静女士,她将为我们介绍民生银行投资家俱乐部的情况,大家欢迎!

  李  静: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荣幸参加首届对冲基金年会。2012年对二级市场来说,注定是一个考验,但不经风雨,哪见彩虹?我很感谢大会的发起人--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包括在场的所有人,大家放弃休息时间,在最艰难的时候聚在一起,共同思考、共同探讨、共谋出路,让对冲基金在中国得以快速发展。

  接下来我先介绍一下民生私人银行的业务领域,初次见面的很多朋友都问我,民生私人银行是不是做个人高端客户服务的?它是,但不仅仅是只是一个对个人的理财,也不仅仅是一些金融服务,它是包括传统业务、投行产品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实际上是在做资产业务的组合打包,08年正式成立以来,做了不少大胆的突破和创新,被清科评委2011年度中国VC、PE最佳私人银行,市场份额和管理水平居同行前列,在阳光私募产品、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矿产能源类基金等成为民生银行产品的主力军。为了更好的发挥银行的平台作用,针对一、二级资本市场的投资管理人,我们准备发起设立一个联盟,暂定为中国投资家俱乐部,用撮合投行的做法,发挥民生的资源、渠道和专业优势,不仅仅只限于寻找资金,对机构来说,寻找有潜力的合作项目,共同发起和设立搭建交易转让的平台,对个人来讲,我们在私人高端授信、个人资产组合投资、支付结算的便利性、高品质的生活、旅游等活动的安排上提供真正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金融服务,对银行这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服务方式的表现。借助本次对冲基金年会的良好机遇和平台,我们欢迎大家跟我们沟通,寻求更多的商机,开拓更多的合作模式,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有一个感受,觉得李静女士的发言有点短,真的特别想知道民生银行的私人业务部究竟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以后我们可以私下跟李静女士做详细的交流。接下来有请第二位演讲嘉宾,陈继武先生,拥有20年资产管理经验,曾担任中国人寿基金运用中心基金投资部投资总监,富国基金投资总监,2008年创立凯石投资,管理的资产规模达100亿元,是国内最大的阳光私募机构之一。接下来我们有请陈继武先生跟我们一起分享。

  陈继武:故地重游,深圳这个地方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深圳这个地方的发展非常好,在上海没有深圳这么活跃,因此李总邀请我来讲一讲,我感觉到很荣幸,因此今天上台非常感谢李总的邀请,感谢深圳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

  现在的私募,我记得04年的时候,人家都说防火防盗防基金,因为基金很烦。我01年年底的时候去中国人寿做基金投资总监,当时基金很困难,很多基金都离开了这个行业,当时我们在北京的时候,聚会的时候就讲,当时很多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的规模也就是7、80亿,我跟他们说,有两点判断,因为我也是基金经理,5年到10年以后,基金经理比街上的狗还多,城市化进程,街上的狗肯定是要管理的,现在养一条宠物狗在上海很贵,基金很多。我说未来3-5年之内你们的规模上500亿以上,很多人不相信,结果到07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基金业从0到1万亿花了8年时间,从1万亿到3万亿只用了8个月时间。接着李总讲的几句话,现在大家又到了灰头土脸的时代,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我觉得都是机会孕育的时候,因此我对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是充满信心的,应该说现在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要比02年、03年、04年更好,因为我们在前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越过4000美金,我们进入了中上收入国家,按照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表现,当人均越过1万美金的时候,资产管理行业会爆炸式增长,我们在发达的地区完全符合了人均1万美金左右收入的水平,就国家整体而言,已经越过了,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的资产管理行业已经具备很好的发展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话,资产管理行业无论怎么努力,就不具备这个条件。第二个,我认为现在的市场表现正在倒逼政策的放松,刚才李总讲的基金法的修改紧锣密鼓,基金法的修改和监管层对基金行业下一步的发展就是一个字"放",在中国的政策红利,历来在各行各业中都是有巨大的作用。下一步,最后政策的放松,我认为阳光私募也不要叫阳光私募了,就是私募和公募,其实资产管理行业,我们把它神秘化了,就是一群专业的人士,有诚信、有专业,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持续盈利的回报,就这么简单。因为在制度上设计了扭曲的结果,导致公募基金07年以前的业务骨干7、80%都辞职了,如果一个人辞职那是他个人问题,如果这个行业绝大部分都辞职,一定是行业出问题,出什么问题了?就是制度上的问题,设计的制度与国际资产管理行业主流的组织存在形式完全是背道而驰,这样一种背道而驰的制度设计结果就是人才不断的流失,流到哪儿去了?没有离开这个行业,私募,我们都是从公募出来的,很多人都在从事私募,因此下一步随着私募行业的制度性改革,市场化的推进,随着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在这一轮经济下滑和市场下滑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输钱,我相信会倒逼出一个委托理财的方式,但是目前阳光私募不要感觉不好,因为根据我在江浙一带了解的情况,他们那些老板输钱更多。上次我在温州有一个演讲,我说温州人是全世界最勤奋的人、最精明的人,也是最抱团的人,这样一个群体为什么跳楼又跑路了?又聪明,又勤奋的人,为什么又跑路了?我说这个问题咱们不琢磨清楚,路还得跑,楼还得跳。最近5年左右的时间,温州人的财富被洗劫了三次,第一次在陕西的煤矿,你弄的小煤矿,逐渐出了大量煤矿事故,连省长都下岗了,你还在挖,不懂政治,因此输了很多钱。第二次是不懂得中国房地产行业实际上不采取政策性压制的措施,房地产行业也会出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浙商,特别是温州商人不断把财富往这个领域扔,又输了很多钱。第三次就是太阳能,太阳能让浙商输了500-1000亿的资金在里面,因为他没有感觉到太阳能行业生存的基础是靠政府补贴,可是欧美政府现在出现了债务危机,他们还在按照过去的老皇历往这里面投钱,因此他们输了钱,这个输钱逼迫他们把钱逐渐的委托出来,小贷公司,我在上海的时候,政府给我小贷公司我没有要,我要拿着小贷公司就意味着我要建一个黑社会团队要账,大量小贷公司的问题逐渐浮现出来,我在江浙一带看到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汇报,它预示着专业化时代的来临。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中国影响的因素有几个,第一个讲宏观经济,毫无疑问我们的宏观经济出了大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07年美国道琼斯最高点是17000多点,最近道琼斯接近13700,基本达到07年美国金融危机前的高点。如果从股指的表现来看,请问,金融危机发生在哪个国家?如果从股指来看,毫无疑问发生在中国。我们A股雄冠全球,10年我们在全球排第三,仅次于希腊和西班牙,6月底的时候全球倒数第一,去年全球倒数第一,目前比西班牙稍微好一点,我们打开全球股指表现的图表,看的很清楚。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我们看货币政策就看的很清楚,09年3月份的时候M1、M2两个指标到了29点多,最高的时候到了30。在去年年底、今年一季度的时候M1曾经到了30点多,这次中国经济既有长期的因素,也有短期的因素。07年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降息,我们在加息,到了08年11月份的时候,市场大幅放松,实行积极的财政和宽松货币经济,因此政策的摇摆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加剧了经济的摇摆。在去年10月份以后,我们不应该再采取这么剧烈的紧缩调整。现在在很多地区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很多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背景,实体经济比我们想象的困难多,所以理论界出现很多争论,北京一些大牌的经济学家意见完全相左,有一名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发表了20年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测,认为中国经济还能高速成长20年,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好日子到头了,到底我们详细谁?我认为他们讲的都有道理,中国确实具备宏观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很多潜力,但是这个潜力能不能转化成现实的经济增长动力,具备很多条件才行,哪些条件能够让我们经济还保持10年、20年的高速增长呢?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深度的改革。哪些改革?我个人认为至少5项改革必须推进,否则我们的经济增长确实不能够再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比如说税负,现在企业的税负太重了,这样的税负如果有福利支撑,倒可以启动我们的内需,政府把税收拿到以后在干政府的公共事务,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大量的投资,政府投资在全世界一般经济学来看,历史证明肯定是效率最低的,但我们投资的太大了,每个地方政府的官员都向老板说,你去招商引资,跟地方政府就是谈生意、谈条件,这种模式一方面调动了很多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是现在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也就是中国资产的配置、资源的配置效率越来越低,所以第二项改革,政府必须从经济盈利中、经营性的行为中逐渐弱化出来、退出来,把这个权利让渡给企业,国有企业占据了太多垄断性的优势,而民营企业逐渐处在弱势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资源配置效率是很低的,所以目前是两难,短期经济很困难,但是投鼠忌器,难以采取09年那种经济刺激的政策,左右为难,政策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小,为什么呢?从短期来看,目前的经济困境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去刺激,但是由于我们刺激的方式,刺激政策执行的主题是低效的,我们货币宽松了,M2的指标已经接近GDP的2倍。采取积极的财政,那是财政执行这个政策的主题,怎么办?我觉得是系统化的、全面的、深度的改革,这个改革是几项,减税、退税、土地政策要改革,现在房地产存在成了一个死结,逼迫政府采取激烈的、非市场化的调控措施,实际上我们不把土地的政策解决掉,这个问题短期很难解决,我们各地政府把土地看成财政,看成财富,可以这么跟你们说,现在至少在华东地区,很多开发区把土地压缩到一半,不会有任何影响,我们到很多开发区看,开发区很漂亮,是花园式的,很多企业只需要100亩土地,跟政府要了300亩土地,实际只需要100亩,200亩干什么?种草种花,开发区土地严重浪费,而且由于我们的户籍制度不改革,农民到城里打工,我是上海安徽商会执行会长,上海有270万的安徽人,这是有纪录的,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土地实际上是逐渐增多的,但是我们由于实行了这样特殊的户籍政策,导致农民工既是工,又是农民,所以叫农民工,因此保留了两个身份,占了两块土地,这个土地实际在整个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土地实际上不断在减少,因此中央死守18亿的红线,原因就在此。我们下一步不解决这个问题,房地产很难走出这个死结。科技创新,苹果公司的股价相当于一个国家股市的整体市值,那里面大量是中国人在贡献,中国人利用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人才,我们每年有几十万上百万学工科的学生出来,但是我们没有很好把这些人力资本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组织起来,所以我们永远是处在山寨阶段,这样的话,中国的产业升级、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缺乏了基础,所以我觉得从短期来看,政策两难,因此经济是寻底的过程,应该说差不多了,从最近9月份宏观经济的数字来看,经济见底,但是什么时候能进入另外一轮增长,我觉得改革开放30年,中国第一个阶段的增长结束了,因为我们在30年前缺的是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现在中国富裕的是资金,我们当时富裕的是土地、劳动力、环境,我们那个时候吃的任何一条鱼都是生态的鱼,任何一棵蔬菜都是有机的,现在上海没有一个有机蔬菜,能做到无公害已经很难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不能再进一步恶化下去了,劳动力开始上升了,土地开始不断上涨,我们过去闲置的生产要素全部投入到整个经济的循环过程当中,如果在这个阶段还想进一步增长,怎么办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我们劳动力的素质,提高我们的劳动生产力,我们发现目前像日本、美国、欧洲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进一步增长最根本的动力就是来自于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所有能利用的资源全部进入经济的循环过程中,这时候应该节约化利用,我们现在中国就面临经济如何更有效的节约化利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目前中国金融体系是扭曲了,直接融资的比重过低,间接融资比重过大,因此出现宏观经济很困难,但是商业银行赚暴利,这是一种扭曲,这种扭曲是因为我们的金融处在相对的管制,下一步如果经济要想增长,如果不接触金融的管制、不推进市场化,中国的经济是没有动力的,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就是要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力这些经济增长根本的因素上动手,否则的话经济没有动力。

  到底怎么样?实际上这些观点不新鲜,关键取决于改革的意志、改革的力度、改革的步骤和改革的整体性,所以出现了底层设计,这是说宏观经济,没有宏观经济做背景,股市是不可能有大的增长,昨天私下交流,我说什么叫股票指数?股票指数是国家命运指数,中国命运怎么样?很多人还给予很好的期待,我认为我们中国人不笨。从中高收入国家进入发达国家用了9年时间,韩国用了8年时间,我们进入人均1万美金水平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我觉得随着改革的推进,应该说5到10年时间可以实现,我们永远站在很寒冷冬天的时候,永远想着春天的故事。

  第二点,估值,连筹股确实出现比较少见的投资价值,但是中国目前整个市场的定价结构是扭曲的结构,我们知道在美国上市的450多家公司,除了极少数蓝筹股以外,绝大多数小市值公司都是处在3倍的市盈率。美国人对中概股的估值短期很难改变,不是简单的市场周期,还牵涉了情绪。任何一个市场和情绪结合的时候,周期就拉长了,因此我觉得中概股私有化,中国上市公司回归本土的浪潮不是一两年,我认为两三年以上。香港目前小市值公司的市盈率也是在4-6倍,但是我们现在的创业板、中小板的估值太高了,原因在哪里?就是80%的投资者都是散户,百分之十几都是机构,而美国反过来,不同的投资者结构决定我们完全扭曲的市场定价权,因此估值来说,蓝筹股很便宜,但是小市值的公司跟国际比较,高的吓人,现在有很多中小板、创业板老板想的主要问题就是怎么能套现,一个扭曲的定价体系把好人变成坏人,因为本来想发展企业,但是定价太高,财富效益太明显,因此他不想干了,想让你来做股东,所以估值来看,确实有便宜的有贵的。

  第三,资金链,资金还是处在相互紧的状态,因为他们怕通胀,为什么不降息?原因就是怕通胀,不断大手笔的回购来解决银行和市场短期流动性紧张的问题,而且目前市场主要的盈利是在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很多私募放大的倍数,低的6、7倍,高的4、50倍,银行卖得最好的就是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去年一共达到六点几,现在维持在五点多的收益率,我们一定要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只有跌到4以下,只有整个市场稳定,市场出现盈利效应,就会导致这些资金搬家,搬到股市来,否则还会推进在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翘翘板效应还没那么明显,现在小的房地产公司还在苟延残喘,他们不断从超高的利率吸引社会的融资。最近香港一些公司尽管放了100亿出来平衡市场外围资金对香港的冲击,下面随着人民币连续冲击汇率涨停板,我想资金在全球之间流动频繁的变换方向会给A股提供一些短期的机会,只要来中国投资,我相信证监会现在敞开大门欢迎你,这一幕我们同时也在台湾地区看到过。

  还有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永远是随着市场的上下波动情绪在波动,中国的投资者是以散户为主导,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一定是暴涨暴跌,现在属于跌过头阶段,所有的利空因素都反映在目前股指的水平当中,投资者只有灰了心、伤了心、铁了心的时候,市场就会在绝望当中起来,怎么样起来?就是宏观经济出现上升趋势,资金面有一定宽松,慢慢的市场会出现一些机会,我觉得可能就在最近半年到12个月之内。机会在哪几个领域?我觉得主要是三大领域,传统产业经过这一轮剧烈的机构调整,大量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死掉,龙头企业会给我们未来带来5-10倍的回报,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专业眼光看到机会,传统产业一定有很多投资机会,中国还离不开本身产业,因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跟全球的比较优势还是在传统,我们所谓的科技产业、新兴产业说实话还有很多忽悠的成分,我们中国在这个阶段大量财政补贴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我有不同看法,因此电动汽车这么贵的东西,中国在人均4000美金的时候玩这个洋玩意儿,而且我们很多汽车企业根本没有掌握电动汽车核心的东西,只不过通过这样一个玩意儿到各地去圈土地,拿优惠政策,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因为巴菲特买了我们就买,很多时候觉得很可笑。新兴产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能不能像华为这样不断创造专利,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打得美国人都怕,他没有这个能力,只不过给洋人打工,人家掌握核心技术,让他做装修,如果是这样,这个企业不可能股价持续上涨,所以所谓科技类的产业是假科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打着新兴产业的旗号,但是这个旗没有核心竞争力,我们一定要注意随着整个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的推进会改革商业的业态、产业的业态,会衍生出很多新兴的产业,苏宁、国美刚把小家电灭了,刚刚想做一些事情,结果出现了京东,打得苏宁的股票跌了一倍,所以很多技术的进步,新的业态会跟传统业态或结合或对抗,因此市场这种机会层出不穷,我认为在未来,这种领域的机会很多。未来我认为整体来说,大的股指可能不一定上涨,但是好的企业,尤其是一些品牌企业会不断上涨,今年的市场尽管大幅下跌,但是有很多公司的股票不断上涨,其实市场个股和大盘背离的情况未来还会出现,因此机会怎么发现,就靠我们扎扎实实的研究,关键的是眼光,因此专业在资产管理行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这就是资产管理行业过去看的是你的资本规模,未来看的是你的专业整体风险的控制和真正持续稳定的增长,有这样一些准备的企业和私募资产管理行业,我认为会有爆炸式的增长,行业的机会不一定是你个人的机会,中国汽车业发展这么大的增长,但是未来很多汽车也会死掉,所以行业的增长和企业的增长是两回事,在第一个阶段可能大家一起增长,到最后这个阶段的时候一定是你死我活,我们国家很多经济领域、行业都在经历着你死我活残酷的搏斗,我们只需要找到罗马角斗场中最后的胜出者,所以一定要看到真正潜力的小火,我们不能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很激动,我们只有在经济很低迷的环境下很冲动,前年、去年很多PE很冲动,现在他们正在痛苦的疗伤,现在我认为你如果有足够的眼光,就有足够的机会,希望在座的都有这个眼光发现这个机会,祝在座的每一位都发财,谢谢!

 

  邱国鹭:各位嘉宾上午好!我今天的演讲分成几个部分,海外市场对冲基金发展的情况,其实过去的这几年,应该说世界的金融市场特别动荡,但是海外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却每年都在往上升,现在已经到达了2.5万亿美元,我们中国的基金业今年大概是2.3万亿人民币,从这一点角度来看,传统资产管理向另外资产管理转移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还是比较明显,因为看美国的共同基金业过去这几年,特别是股票型的资产其实在逐步萎缩,其实和市场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看海外对冲基金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对冲的,另一类是不对冲的,可能有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对冲基金不对冲?其实大多数对冲基金是不对冲的。像长短仓的也是一边做多一边做空,大部分长短仓的基金都有做多的倾向,我们从资产管理规模的角度来讲,哪一类对冲基金占的规模大?跟市场环境也有关系,比如看1990年,恐怕一半对冲基金的资产是宏观类的对冲基金在管理,到了1999年美国牛市结尾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资产在长短仓的基金里面,因为做多的时候能赚钱。有一些是专门卖空的基金也是不对冲的,有很多期货基金也是不对冲的,有人说所谓的对冲基金或者避险基金,这个叫法本身就不科学,因为很多本身就不避嫌,本身也不对冲,其实客观的讲,如果看国外对冲基金的排行榜,十几个类别分别进行排行,这十几个类别中大多数资产还是不对冲的,只有一小部分市场中性的,一小部分套利的,比如固定收益、可转债套利、期货套利、衍生品套利,这些套利基金本身从策略的角度来讲就有一个容量的问题,因为套利本身是无风险的,无风险的本身利润就不可能多,如果说策略一旦广为人知,做的人多,利润就下来了。国外的对冲基金,我原来在海外做了10年的基金投资,后面4年是做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对管理、对公司策略的保密性要求都是很高的,像我们公司如果有外面人来访,得首席律师签字才可以来,其实也没什么秘密可以保,真正大多数对冲基金本身并不对冲。我们如何来认识对冲基金?其实所有对冲基金只有两点是共同的,其他都可以千变万化,哪两点?第一是收取业绩提成,大家比较熟悉的所有2%的管理费,20%的业绩提成,做的最好的基金有两三个可以做到5%的管理费,45%的业绩提成。业绩提成的好处是什么?对冲基金经理可以不追求规模,而只追求回报,如果能把业绩做好,每年收20%的业绩提成,其实根本不需要特别大的规模,像我原来做对冲基金的时候,给我资助的基金中的基金给你出资,他想要出资,他想要获得的是什么?是容量的潜力,他有时候出钱给你,分很小的一部分,他将来做大了,你不能狙击他的钱,国外为什么能收5%的管理费、45%的业绩提成,本身对客户来说是关着门的,大家知道福星科技就是这样的基金,5%的管理费,45%的业绩提成,我们原来有一个很小的hedge fund,加1%的管理费,10%的业绩提成,也是一大堆人愿意,因为我合伙人的岳父是大奖章基金的合伙人,最后逐步把大家往外推,最后只剩下自己的员工持股,所以很多时候对冲基金进行种子资本投资,目的是想得到容量的权利,真正赚钱的容量是很小的,所以对冲基金第一个特点就是管理费,之外再收业绩提成,业绩提成的好处在于不用追求规模。对冲基金的第二个特点是必须对高净值客户,而不是对普通大众,美国对冲基金基本的规定是你可以不注册,但后来因为美国要求对冲基金要注册,一个客户首先的净值要100万美元以上,假定他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在这个情况下,愿意锁定2年,他可以不受监管,对冲基金其实说起来就是这么两个规定,一个是收业绩提成,第二个就是只管理高净值客户,而不是普通大众。

  讲到海外对冲基金的现状,首先发展很好,第二发展分类分的很细,对冲基金严格来讲不是资产类别,它只是一个箩筐,这个筐什么都可以装,对冲基金不作为一个独立的资产类别,国外的十几个类别中,慢慢就形成多策略的对冲基金,比如千禧,不只是自己的对冲基金,底下几十个独立的对冲基金小组,比如这边有英仕曼集团,下面分了很多子公司,下面5、6个很大的分支,国外本身很成熟,也是作为能够跟市场风险不相关的,所以所谓的对冲,所谓的避险,对冲基金并不是不承担风险,对冲也是对冲掉市场风险。昨天开的闭门会议,所谓对冲就是对冲掉市场风险,对于海外来讲是对冲股市的风险,海外大多数的资产投资在股市中,我认为中国的对冲基金很大程度要对冲掉方式的市场风险,中国的高净值客户6、70%的资产都在房地产。信托也可以给百分之十几,但是对于很多高净值客户来讲,房地产信托,从风险分散的角度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不一定是最优选择,你本身个人有1个亿,可能有6000万是跟房地产相关的,这对你来说风险很大,边际回报是有限的。海外现在有1万家对冲基金,分析起来丝毫不比股票轻松。

  下面我讲讲中国对冲基金业面临的挑战,首先第一个是什么?就是工具不足,有两条路让你做,一条是你做对冲的对冲基金,必须要卖空,海外大多数的散户买了股票以后,这个股票不是在他的名下,这个股票是在比如高盛、摩根史丹利的名下,你的经纪商可以把客户的券借出去给对冲基金卖空,除非客户要求,比如我可以打电话给高盛、摩根史丹利说我买的某某股票,我要你划给我个人账户,不记管在你的账户,大家知道有这么3、5个对冲基金,重仓卖空几个小股票,首先放一堆利好,去网络上发动散户说利用每个人都到你们的经纪商那边把那些券要回来,这个就可以避空。中国券商的券,每个人都个人那里,你的券商没有权利把你的券给阳光私募卖空,只能借自营的部分,可借的就少,就很难对冲,大家真正要实现所谓的对冲,只能好选时,而选时是很难做的事情,它的难首先表现在大家都有恐惧和贪婪的情绪变动,真正要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难度是很大的,国外十几类对冲基金,基本没有哪一类是靠选时创造收益的,但是大多数人不具备这个能力,美国1万过对冲基金,真正靠选时做大的基本没有。索罗斯也不是就拿标普500做多做空,是全世界几十种货币、几百种期货、几十个股市让他做多做空,严格来讲是在市场之间进行品种的选择,而不是选时而已,我很少听说谁说我只做其中的一个,哪怕是期货,期货的基本面跟价值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股票更多有净值回归等拉升,因为工具的缺乏把所有的对冲基金变成靠选时发展的。有一些QIFF,你这些有多少是选时得来的,首先把这些扣掉。选时是赌大赌小,可能3、4年都对了,作为行业,以选时实现对冲的目的,第一很难,第二没法告诉别人你这是靠运气还是靠本事,如果没办法让人相信你是靠本事的,人家就没办法把很多钱交给你,我追求的就是α能够大多数是正的,而选时就淡化,到最后,散户不一定认,但是大机客很喜欢,你跟他可以沟通,哪怕3年的时间,如果你靠选时,他可能觉得你刚好某一年押对宝,这个东西的可重复性、可持续性就难讲,第一个是工具,工具不足,就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能够说服客户的业绩,因为你需要十年八年,谁有十年八年的时间?

  第二个就是人才稀缺,我碰到QIFF的客户,他们就讲,我们在中国见了好多基金经理,你是第一个我们可以接近的资产组合经理,其他的人说穿了就是挑股票的。巴菲特是比较另类的基金经理,他举有一个好的例子,你不能够只看过去的业绩,因为有的人你不知道他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去创造这个业绩,打个比方,大家不知道有没有看过《猎鹿人》这个电影,假设有这么一个游戏,你拿着一把左轮手枪对自己开一枪,如果打死你就死了,如果没死,我给你200%的回报,假设一个基金经理连续开了三枪,每年赚200%。显示中这把左轮手枪可能不是6个洞,而是20个洞,很多人炒新能源等东西,也许三年以前可以说新能源做不了,但是很多人在10年炒新能源赚了4、50%,他赚过了,他所承担的风险就有点像拿一把手枪,20发子弹里面有一两发,这种风险作为对冲基金是不应该承担的,但是如果看三五年的业绩看不出来,至少看十年业绩。你需要的人才,当然我也不是说需要海归,大多数海归在中国做的并不成功,你首先要有海外成熟的知识,第二还需要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会计报表、管理层的诚信度、中国的游戏规则和海外完全不一样,你必须要明白哪些东西不变,哪些东西是变的,对冲基金的发展第二个挑战我认为是人才的挑战,中国这么大,十几亿人,目前具备做对冲基金经理资格的人不超过100个人,甚至连100个人都是多说的,因为其实真正要做对冲基金,所需要的知识面和所需要的经验这两个大家都不具备,第二个最大的挑战是在人才上面。

  第三个挑战是环境、机构、氛围、渠道、客户,环境的挑战,首先客户对对冲基金就不了解,客户很简单,就是成王败寇,看你有没有替我赚钱,你替我赚钱就是好人,你替我亏钱就是坏人,他不管你玩的是什么游戏,很多私募基金也是通过银行渠道发行,这个有好有坏,好处是很快可以把规模做大,坏处是慢慢私募公募化。私募定位和公募一定要不一样,你能做的我们都能做,你不能做的我们能做。大环境,比如说排名,所有的基金在一起,这本身就不科学,本身大家的风格都不一样,就像美国的排名分的很细,类别如果不分清楚,你就不能够得出真正好的结果,不能够得出好的结果,就会劣币驱逐良币,一个差的对冲基金可能冒的风险很大,这点就是挑战,挑战主要还是三个,一是工具不足,二是人才不足,三是现有平行渠道和客户准备不足。要讲到对冲基金的机遇,我觉得机遇是很大的,为什么?第一需求在那里,因为中国是高储蓄国家,大家都在说股票的扩容,很多人都在抱怨,其实今年股票扩容也就几百亿、1000多亿,前两年多的时候也就2、3000亿,对于50万亿GDP的国家是很少的,房地产每年新增的面积是10亿平米,每平米算5000块,就是5万亿的,房地产每年5万亿的扩容我们都可以消化,还不算二手房的,民间的财富多巨大?全中国14亿人,也就是6个苹果。市场是很大的,而且市场的特点在于现在很多人觉得实业不好做,很多人以前做出口业、加工业,根本没办法扩大再生产,这些人的钱都愿意做对冲基金投资,需求在这里。还有一块是移民,很多人移民之后,这些钱在中国,一样可以投资,移民之后可能没办法直接管公司,海外的情况他也不了解,所以中国对冲基金的机遇首先是市场机遇的巨大,第二是放大市场的大背景,现在监管机构的特点就是要放,放松管制,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大环境之下,作为对冲基金,我的想法,私募基金要做是做一些传统公募基金不能做或者动作比较,我们肯定比你们慢,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能够做的就是往创新、新的产品、新的工具、新的方法角度,机遇是在放松管制上面带来的。第三个机遇来自于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其实为什么这么说?过去几年为什么对冲基金的发展这么好?就是因为只做多是赚不到钱的,如果06、07年,谁需要对冲基金?买指数基金每年赚100%多,正是因为你没有办法通过β去赚钱,才需要做α,才需要做跟市场不相关的超额收益。机遇是不错的,首先有客户真实的需求,第二是有创新和放松的监管大环境,第三是大家各显神通去赚钱的时候。第四个大问题我想讲一下从客户角度怎么样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就是杯子,它装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不要以为对冲基金都一样,只是说具体公司具体分析,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博时ETF及量化投资组投资总监王政先生为我们演讲。

  王  政:各位嘉宾上午好!刚才几位嘉宾已经从宏观战略的高度给大家做了演讲,我现在把大家从1万米的高度拉回到现实中来,接着聊具体的东西。李总给我出了一个题目,不仅出了题目,还给我框了一些内容,我没法不打稿子讲半个小时,所以现在用PPT来帮助我。

  既然是对冲基金,我从一点对冲基金的数据开始,(图)上面这张表是全球去年汇丰对冲基金业绩排名,左边是去年最好的对冲基金,右边是垫底的对冲基金,可以看出来左边基本上第一名是大奖章基金,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第三和第五我比较熟,因为是我以前管的基金,可以看到这几个基金都是量化背景的基金,而这两个公司都是做量化方面有很长历史的公司,一个是大奖章,原来偏重于技术手段来做投资,基本上他们金融这类的人才很少,大部分都是做数学、物理、统计的比较多。另外一个公司的产品更多偏重于基本面相对长期的投资,规模大可以做得很大。右边比较有名的对冲基金,像(鲍尔森),去年垫底,跌了47%,这里面还有好几个,大概有三个是(鲍尔森)的基金,这是典型方向性判断的基金,某些环境下判断错了,可能损失比较大。基本可以看出量化投资在对冲基金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且唱起来讲相对在业界比较稳定,包括刚刚提到的两个公司都是有2、30年的历史。

  李总要求回顾一下量化投资的历史,量化投资跟理论有关系,这里面不乏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94年以前我们的同事系统的总结了组合量化投资的理论,也出了一本书,我在中国看到有翻译的版本,里面的核心是投资由一种艺术成为发展一门科学,基本面投资可能艺术的成本比较大,这本书基本提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帮助到大家比较系统的做投资组合管理。海外量化投资的发展从70年代就开始,最早做指数基金,最后向量化基金发展。(图)这张图介绍了公募基金的情况,量化投资更多的应用是在机构或者专户、私募方面用的更广一些。量化投资主要包括的内容,我觉得是三个方面,我们做投资的话,第一个就是对未来收益的预测或者叫α的预测,做任何投资,没有这种预测能力的话,很难拿到超越市场的收益,这是我们做投资以后面对的,如果把投资当作一场战争的话,这是你进攻的武器,一定要有进攻的能力才能超越别人。第二是风险和汇报的结合,很多量化基金都采用对冲的手段,他把他认为具有控制能力的人提取出来。第三是交易成本的管理,量化投资不像基本面投资,它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活动,每个股票赚的钱很少,要是交易成本管理不好,收益很难得到有效的最大化。尤其是我们经常在国内看到研究员给你一个报告,觉得收益很好,其实仔细看,交易成本的管理做的不是很仔细,造成真正操作中会和研究的成果差异很大。

  从量化投资可以总结出两方面的经验,第一个就是风险模型的重要性,所有投资都是在一定的目标风险上去做投资,而且在这个目标风险的基础上最大化收益率。第二个就是通过风险模型可以把α和β分配的比较好,有时候我们认为是β的东西,有时候是小α,对某些人认为是α的东西,可能对某些人已经变成β。第三个是所谓的区分、选股和择时有不同技巧,另外是可以了解所承担的风险是什么,所预期的汇报是什么,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希望只承担能够带来好回报的风险,而不承担没有回报的风险。第二个从量化投资来讲的重要性在于广度,所有投资有广度的时候收益就会稳定,风险分散的好,基本面投资的时候,基本要看1、2000个公司是很难的,基本在量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相对容易,犯一点错误可以,只要你的平均差距50%就可以,两个股票选输一个,就很惨,如果有100个股票,选对51个,概率就大很多了,广度对量化投资基本是比较关键的。

  量化投资其实很多策略,基本上归结为三类,一是选股策略,这是比较稳定的,也是一般做量化投资都会采用的方式,因为股票比较多,机会比较多。二是行业/风格轮动,要把中国大类和小类,至少有几十个行业做投资,相对来讲机会比股票少,但相对比择时的机会多,择时机会少,选对50%的概率,就会持平。

  量化的产品,通常大概有这样的框架,基本上从指数纯β产品到市场中性对冲策略都会有。(图)左边列了一个主动风险承担的大小,纯β的收益到纯α的收益过渡,基本量化都能实现,需要一些策略。目前在中国,对冲策略用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对冲的工具不够,现在只有一个股指期货,其实就是增强指数的变种,把增强指数的β拿掉,拿了增强指数的超额收益而已。

  大家经常要问一个问题,究竟量化投资和基本面投资有多大的区别?从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投资只是不同的方法而已,只是市场的非有效性挖掘一些获取超额回报的公司。基本面更注重的是个股的筛选,比如一般先做Sereening,然后再做公司调研、组合构建。量化投资可以选很多策略,从这些策略里再做组合进行投资,某些策略可能是覆盖市场所有公司的,广度就会比较好,最原始的量化策略基本是从PE的基本面出发,然后分析、测试、组合构建、分析回报等。它们两个的区别,基本面投资更偏重于艺术的成分,量化投资相对偏科学一点,要发觉一些系统的规律,应用市场的广度。

  海外量化产品比较多,这里面大概总结了一些要点,第一个就是资产类别和区域分布很广,海外同股票、固定收益、大宗、外汇都可以。第二是海外投资的范围比较广,除了本国以外,包括区域、全球的市场都可以利用。从投资风格来讲也比较多,市场套利、宏观市场配置等,具体的策略也可以动做多的产品到市场中性都可以用。另外一个,海外量化产品还有下面几个特点,首先是市场的成熟度比较高,投资约束少,融资融券的标的覆盖面也很广,费用也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不像中国现在的费用基本上是定价的形式来实现的。另外就是它的衍生品比较多,可以很容易套期保值。还有一个重要的是海外的投资者比较成熟,需求的风险和收益了解的比较清楚,不同的投资者风险偏好是很明确的,机构投资者有时候需要纯α的,有时候需要低风险的。海外还有一个特点,它的平台比我们更先进,成熟的量化投资公司会有一些非常强大的IT支持,无论是从数据、自动化、处理方面都很强大。

  当今量化面临的挑战,尤其是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很多量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我觉得现在面临的几个问题,一个是使用的数据源比较相似,造成大家策略的相似形比较高。第二是风险管理类型比较相似。第三是在策略研究上专业性不够强,很多都是基于比较类似的学术研究报告,出来的结果就比较类似。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导致了很多量化信号大众化,没有什么专业的投资机构,做好量化基金,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策略。第二个就是产生的回报相对关联性很强,原先是α策略,因为用的人多了,就变成β的成分。

  虽然我们面临挑战,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机会的,第一个就是我们要发掘一些新α的来源角度出发,比如说用不同的数据语言,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第二个就是结合一些基本面和量化的研究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创新。同时也不仅仅是要看公司的基本面,还要看投资者情绪,像(席勒尔)曾经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股票的定价,传统股票定价是未来分红的折现,(席勒尔)认为还应该有情绪在里面,情绪高的时候估价高,情绪低的时候被低估。第二是建立自己专业的风险模型。

  中国量化投资做了很多年,04年开始做,真正量化投资发展比较快,也是从09年之后,现在规模在扩大,越来越多的专户和机构开始配置一些量化的策略,我们最近也在跟一些大的机构做一些定制性专户的组合。在中国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未来在指数、增强指数、对冲基金产品上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觉得前景还是很好的,主要就是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了解量化投资怎么样做得好,我这里大概做了一下简单的总结,第一个需要比较好的投研团队,人在任何投资机构里面都是最重要的部分,不仅要对金融、会计、统计、量化管理这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对A股市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还是有一定差异,需要一些个性化的研究。第二个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严谨的研究方面,量化投资确实要有系统、严谨的流程,而且不要集中某在一方面,这样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基本需要扩大研究领域,开发一些差异性比较大的量化信号。另外在回撤的过程比较细致,每年也要做一些样品化检验。量化和其他投资不一样,需要很多数据,需要很多策略在一起,同时要看很多公司,你要是都靠人去做,其实很难,所以我觉得先进的投资管理平台对量化投资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保证。最后一个量化投资的核心就是全方位的风险系统管理,最近美国出现了一个问题,不是量化投资,只是券商交易的平台,出了一个小小的BUG,造成很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在转眼之间,很难挽回来。

  量化投资总结成一个流程(图),我围绕这个图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中国量化投资如何开展,我们基本上做投资都是从信息处理开始,建立α、风险模型、交易数据管理模型,再做组合优化,然后会产生我们希望的α回报,这里面当然最核心的还是专业知识,我们有人,在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给我们提供指导。同时需要一个很强大的IT平台支持,只要有强大的IT平台,我们的专业人员才能最大化的奉献。专业人员的贡献在哪里?第一是创新研究,没有一些创新的研究,很难在市场上有长期稳定的收益。第二个系统的研究流程,从合理性分析到预测性分析到整个稳定性分析,都要做很深入的测试。第三个要去开发一些新的数据源和研究的平台,才能保证你的研究能够很快的实现你需要的目标,没有这样的平台,从头干起,这个流程就会非常慢。

  研究和管理平台的重要性,要有系统的研究和管理流程,人就会关注机器无法实现的部分。有这么好的系统流程,可以避免主观的因素,很多人在做投资的时候,尤其做量化投资的时候,经常觉得自己的模型不工作了,就赶快调,主观的调整其实对策略的稳定性是最大的影响。第二个,有了好的平台以后,才可以持续不断的发掘新的策略,每个投资策略不会永远都有效,有的策略一年两年就会失效,有的策略可能几个月就会失效,要不断研究新的策略,这个过程就要求你不断的研究新的策略,不断开发新的思路,而且同时还要对市场的行为反应很快,原来预计你的基金管理很好,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可以让你很快的调整,很多量化基金就是没有足够的储备,市场变化的时候没有办法应对变化,造成很大的损失。

  数据平台、信息和策略平台、投资组合管理平台,这些对做比较长期规划的公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花精力慢慢去建立,博时也是从09年开始就做这样的准备,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具有初具规模的形态,而且我们管理基金的时候效率确实很高,从指数基金、增强指数到现在对冲的策略,我们都可以覆盖,而且从目前来看,在中国的α还是比较丰富的,尤其相对像美国这种成熟市场来讲,我们觉得未来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还是挺好的。最后的总结就不讲了,基本我在前面已经覆盖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总的演讲!接下来的嘉宾是锐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济璋先生,他的主题演讲题目是如何找到ALPHA?中国对冲基金市场会不一样吗?

  王济璋:大家好!我叫王济璋,今天我代表锐箭公司来这里,可能大家看着我好象比较年轻,昨天在会后有一个人跟我说,看你好象就跟我儿子的岁数一样。其实我从2000年就在华尔街实习和工作,我大概有12年的投资经验,6年做的是对冲基金,很大一部分在亚洲市场做交易合研究,曾经我是在美国十几亿美元hedge fund的交易人员。我和我公司非常荣幸能在首场对冲基金年会发言,但是因为我来自美国,所以中文确实不是特别好,可能会用一些英文,请大家包涵。

  今天的目录,本来想说一下量化对冲基金和一般的基金有什么不同,刚才王中说的非常好,我觉得时间问题,没有必要重说一点,强调一下量化对冲基金我们最关心的是大概率的情况,不是极端情况,而且我们用数据和统计去做大概率统计的分析。

  什么是α?其实在会议上大家已经提到了α、β这些东西,简单来说,α就是一个投资者的回报里面,如果要把风险因子的回报去掉以后,剩下的就是α,(图)一个投资者的回报在右上角,其实这个回报基本是市场的回报,它的投资基本是跟着β走。作为一个量化投资者,我们把α和β分的很清楚,当然了,我不想说五使用β投资的人是错的,一个人如果能判断到市场的方向,他就应该β投资,作为量发投资者我们最关心的还是α,我们想要的结果就像左边的图,这是我们在中国市场现在做的α,α慢慢从左上角向下走,怎么拿这个α?如果光关心市场风险,就把β去掉,剩下的就是α。

  简单介绍α以后,现在谈一下如何去寻找α。其实我们来中国之前想过这个问题,现在中国市场很相似90年代的美国市场,第一,70%-80%的投资者都是自主私人投资者;第二,现在中国的对冲基金不是很多;第三,量化对冲基金更少。这三点加在一起,在中国现在的α机会是很多的。其实王总已经说了一些从哪儿能做到α来源,我就不说了,告诉大家我们的出发点,我们找α的出发点是行为金融,在赢钱的时候,这个投资者会很快的想要再投入,在输钱的时候经常投资者就会输钱了,先不买卖了,这是市场的偏差,一个自主投资者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其实是有限的,这两点加一块,在市场上产生了一些东西,做量化投资可以找到α。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只股票,本来是10块钱的股票,如果这个市场是非常好的,这个股票马上会翘到15块钱,作为投资者我们都知道这种事很少发行,更平常的是这种例子,这只股票出来以后,会慢慢从10块钱跳到15块钱。在行为金融有两三个现象的解释,第一个是保守主义,其实在这个行为发生之前,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研究,有人喜欢这只股票,有人不喜欢这只股票,这个新闻出来之后,不喜欢这个股票的人就说这个新闻可能没那么重要,需要一段时间让他们明白以后,这个股票太会跳到15块钱。第二种情况是近期影响偏见,股票的价格从10块钱跳到15块钱,可能会跳到20块钱甚至更多,最后跳回到15块钱稳定了,大家觉得上星期的股票反应和下星期的会很像,所以从10块钱跳到15块钱,投资者会说还会从15块钱跳到25块钱,这种感觉叫近期影响偏见。还有一种是自我归因偏差。咱们看了这个图,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怎么证明哪个回答是对的?在我们来看,我们用的工具是统计和科技。

  在研究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市场错了?如果我们知道市场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会问自己,这是偶尔的错误还是频繁的错误?做量化对冲基金的人最关心的是大概率的情况,所以我们要问这是不是频繁的错误,如果我们知道这是频繁的错误,我们需要把它改成能用统计回答的问题,比如说这些股票相比那些股票市值更贵,或者说这几个条件符合了以后,也只股票的价钱会不会反弹。问好这几个问题之后就可以开始研究了,我就强调两点,第一点,我们做的是科学研究,需要β特别干净,大家知道有很多偏差,比如IPO等,这种情况下你的β就不是很稳定,做研究之前必须处理这个问题。第二点,在研究之前必须选好哪些股票在真正交易时候能符合模型的结果,有些股票其实做模型以后觉得挺好的,但是真正交易的时候不能达到这些回报,所以必须很慎重的处理这个问题。

  我们说了什么是α,去哪儿找α,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在日本和中国市场现在做的α,(图),这个是我们在日本市场做的策略回测结果,波动率每年是3.5,西浦比率每年是2.1。用这个策略能拿到20%-30%的回报,这点在中国市场跟海外还是有些不同。另外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能达到这些回报?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难的,我先给大家看一下我们真正交易的回报,这个回报很相似,给我们更多的信心,我们从5月开始的回报是8.4%,我们是科技公司,所以我们擅长的是编程,在真正交易的时候能帮助一些过去做的结果。(图)这是我们在中国做的α,其实这张图比较漂亮,我这6年做对冲的时候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的图,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从左下角往右上角走,在牛市和熊市的时候还是比较不错的。相比之下,其实无杠杆α在中国要比在海外多,从这个就可以看到,基本20%是无杠杆,因为在中国其实现在很难特别高的杠杆,这也是中国和海外的不同,这就是我们现在在中国做的α。我们看到这个α以后觉得非常兴奋,觉得应该在中国市场多开发,其实我们很看中中国市场的原因,中国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好,这是做量化对冲基金很需要的因素。第二点,现在中国市场很像90年代的美国市场,α非常多,这些因素加起来让我们很看中现在的中国市场。

  当然了,说了半天,不想给大家一些误会,在中国做量化对冲基金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在我们经验里总结了大概三到四个困难,跟大家短说一下,第一就是Hurdle Rate,一个投资者在银行能拿到4%-5%的无风险收益,所以回报肯定要求比4%-5%高。第二点,交易成本还是非常高的,像融资融券的价钱还有杠杆的问题,交易成本还是很高的。第三点,现在融资融券还有一些困难,大概有250-275只股票可以融资融券,不是整个市场都可以做融资融券。第四点,现在中国市场的科技和交易环境相比海外还不是特别成熟,我们觉得这个是慢慢改善的。

  看到这些困难以后,如何处理?首先作为量化投资者,首先是α,α足够大,这些都不是困难,其实α还是不够,要非常注意所有的风险因子,要注意交易的细节,交易时候要注意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其实大家已经提到,在做量化对冲基金很需要人才,我们团队已经合作了大概9年,我们的团队来自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等,我们曾经在这些公司工作过,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总裁,我们总裁过去在SAC工作。人才是很大问题,但是我们团队因为已经有9年一起工作的经验,工作还是很开心的,这个是我们挺自豪的一个方面。

  知道大家想去吃饭了,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论坛环节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预告一下下午的时间和安排,下午从两点钟开始,首先会请到大智慧总裁做演讲,然后是两个论坛,希望大家准时回到现场,感谢大家,再见!

  (结束)

  下午文字实录

  内  容: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今天下午的论坛开始了,今天是2012(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下午第一位请出的演讲嘉宾是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洪榕先生,大智慧在中国真是智慧中国了,整个覆盖面和影响力非同小可。接下来有请洪榕先生上台致辞。

  洪  榕:谢谢!客气的话不多讲,这个行业到这个阶段,上来之前李总跟我说,上一次也在这个酒店致辞过一次,后来市场反映比较强烈,我发现大家关心牛市,所以今天致辞应该像个致辞的样子,新时代的来临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最重要的是实战,实战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是武器。我们讲理论的东西、宏观的东西讲了很多,挺的越多,最后发现可能死的越惨。刚才讲到关于牛的事情,我还要讲两句,牛搬出去了,为什么股市没变好?大家去看一下,这个牛还是看不见蓝天的,虽然从大厅里搬出去,上面还搭着雨棚,我们争取再把它拿出来,这是延续上次的话。市场到了今天,我一直很佩服李总,能把会议开得像现在这样,其实是蛮伟大的,尤其是下午,睡觉时间,大家都不睡觉,赶过来听未来对冲的时代,我们用了一个词,开启中国对冲基金的新时代,为什么叫新时代?最近中国的报告也好,未来市场发展战略也好,有一个词大家必须关心,希望直接融资将来达到30%,现在是什么概念?还差5-10倍,它的容量巨大,无论将来这个市场怎么走,但在资本市场参与者们面临一个急剧扩大的市场。基于此,我们大智慧的战略也好,未来也好,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大家可以看看我们门口的一些产品,那是我们公司4000多员工精心为大家准备的,打造我们的核武器,希望帮助到将来服务于资本市场的公募基金也好,私募基金也好,券商也好,所有的中介机构,服务于将来旁边的财富管理市场和资产管理市场,这是必须做的,我们希望大家全副武装起来实现我们真正的目标,我相信大智慧一直以来的战略很多人说肯定不错,我们董事长说我们运气不错,其实大家应该听明白,资本市场客户一定要站在运气旁边,有些基金经理说运气实在不好,什么是运气不好?做反了。做对了,运气好,在市场低的时候,你见空,在市场高的时候可能你做的是减慢速度、减仓的动作,那可能就对了。本来PPT是对冲基金在讲什么,其实我想改成对冲基金在做什么,想做对冲基金,不行了,这时候怎么办?有些公司以为还是过去的方式,今天上午几位专家都提到,有些专家讲四个条件,研发也好,数据也好,包括后面的交易也好,分工也好,提到的都是两个字,平台,它不是靠我们原来某一个研究员单打独斗做一个研究报告,基金经理找一个小姑娘下个单就结束的事情,如果那样,不是新时代,也不可能获得客户的信赖,所以他就很忙,怎么办,怎么构成这个系统,怎么实现,怎么有一套武器能让我的客户相信我未来能够在资本市场、资产管理市场获得更好的收益或者说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变得特别重要,所以很忙,但我跟他们交流,我说你不应该忙,包括去年有一个老大说过去是靠感觉,现在这套方法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变成真正可控的,甚至可以规模化运作的一套东西,不是他能够忙出来的事情,是应该我们这样专业的公司帮他解决这些问题,我说最忙、最辛苦的事情是我们来做。他们忙着开展低风险的资产管理业务,要有新的工具,独有的投资策略,忙着找平台,忙着找人,忙着跟客户交流。对冲基金迫切需要你不应该那么忙,迫切需要的是专业平台的支持,市场上没有,上午有位专家讲去年是对冲基金的元年,刚刚开始,包括我们很多金融创新的东西,包括很多交易制度的改变,也只是最近才有,这样的情况下说是一个很成熟的平台,不现实,我甚至跟大家讲,我们大智慧的平台希望跟大家一起完善,一定要做到中国最好、最具中国特色的,最后我会提到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是为中国投资者打造的非常符合大家习惯和要求的平台,市场上没有,我们也不认为这方面我们会有竞争对手,后面我会提到,我们的投入,包括我们真正意义上对这个市场的认同和决心是完全不一样的,包括像今天开这样的会,我们公司来了好几十位同事,什么意思呢?只是告诉大家这个市场我们必须拿下,这个市场我们必须跟大家共同成长,一定要解决大家所有忙的问题,都是我们解决,所以我们的同事都在跟大家做深入的交流,一定要找到一条支持有财富管理梦想的未来的巴菲特、未来的索罗斯们,能够让他们轻装上阵,站到中国财富管理者的领奖台上。需要真正意义上平台的支持,这些都是很专业的东西,我就不提了,大家都很清楚,风险控制、量化、规模化、组合交易、高频交易,很多交易量西方都占到70%的水平,这些大家都很清楚。

  为什么我说这件事情属于我们大智慧做不好,我认为在国内很难有满足大家的要求?好象这有点显得自己自吹自擂,其实不是的,这不是过去搞两个人,搞点什么东西就能实现的,确实要非常大的决心、非常大的心血和真正意义上财力物力的投入,我们做了,我们知道,这是个辛苦活,那需要什么呢?精准的数据,就"精准"这两个字就非常之难,涉及到交易、行情、速度,速度是根本,我们大智慧一直是有这个基因的,我们做的就是行情,我们要追求速度,这不是很简单的方式就可以达得到,我们跟交易所之间建立技术层面紧密的状态,不是谁的公司随便就可以达得到的,那是不可以做到的,现在的速度,我们有些客户都知道,交易所直连、VIP得到等等,甚至我们首创的东西。我们基于建立开放性前瞻性的平台,我们搭一个平台,是策略研发的平白,很多制度、真正的策略,高手是在民间的,让你快速的切换,达到自己的要求,甚至包括后面一整套东西,回测、风险控制包括整个一整套东西希望解放出来,我们从软件到硬件都做出来了,这不是谁可以一夜之间、几个月之间就做出来的,这是很难的,为了这个,我们大智慧进行了六次收购,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大智慧的精准数据,我们行情一直以来的积累,包括整个对市场的理解,我们推出产品。最后是专业化的团队,这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人讲你跟别人有什么不同?我说我们的决心不一样,这种决心我们讲的是真金白银的决心,这么大的投入,我们一定要做好市场,因为我们真的很看好这个市场。

  大智慧未来的战略性方向,我们用实际行动在做这件事情,这是我们重中之重的平台,将来这些方面的东西如果大家需要,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一定上门帮你去解决所有一切,我们的想法就是如何解放大家,等一下后面会由我们的同事给大家讲讲系统的解决方案,不是现在还在实验室,其实我们已经有客户在用了,我们是怎么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的。

  这三个字,我们希望将来可以伴随大家成长,这是我们大智慧对这个行业作出的一点点努力。下面提到的交易引擎包括应用方面,我们大智慧最强项的就是把客户真正的想法变成可以实现的东西,这是我们大智慧一直以来跟客户贴的很紧,一直以来做的非常自豪的东西,包括我们的数据,为此我们在去年收购了(财汇),我们的数据非常全。

  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所有数据公开可以看得到,我们有4000多人在服务于这个市场。

  下面请曹总跟大家讲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谢谢大家!

  曹晓鹏:尊敬的来宾,大家好!今天下午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下DTS在对冲基金的技术平台上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DTS可以给大家提供什么价值。

  从五方面介绍这个平台,首先我想说量化投资包括很多种交易方式,比如高频交易、算法交易、组合投资,这一切都建立在高速的交易引擎上,所以我们系统第一个强调的是高速行情与高性能处理。我们能够拿到第一手全市场的高频交易行情,包括几大交易所的精准数据,这些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当中算是质量最高的。其次我们大智慧的DTS提供高性能的策略运行环境,大家用我们平台编写的策略可以在服务端运行,也可以在客户端运行,适合大家各自的需求。最后一点我想讲,在交易策略的运行过程中,行情、委托的信息我们有高性能处理,实时风控系统,控制交易策略风险。DTS与各大交易所包括国内四大机构交易所、两大证券交易所都有直接连接的接口,有国内主流的柜台。

  我们平台上有几个技术想重点介绍一下,首先是负载均衡分布式计算技术,一台计算机的性能肯定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采用多服务器的架构,如果一台服务器够,提供一台服务器,如果策略有越来越多,有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个,我们系统可以随时扩张,随时增加服务器。服务器间通过自主研发的消息中间件进行通信,任何一台服务器都是一样的,可以拿到同样的行情、同样的交易服务。消息中间件是我们中间的核心部件,我们以前也采用过一些第三方厂商提供的中间件,最近我们一方面是知识产权,一方面是对中间件性能的要求比较高,我们自主研发了中间件,测试性能达到每秒钟8万。我们把四个交易所的行情加起来,一般来说一天开盘收盘有3万多行情。

  然后是我们高可用性,DTS在设计上考虑了万一发生故障,比如说服务器坏掉了、网络突然断掉了,我们的交易不能首先影响,我们在系统的主要服务商包括系统当中没有单点故障,任何一台服务器坏掉了,我们系统还是可以正常运行。

  最后我想讲一个多通道的委托优化技术,DTS有一个柜台可以建立多个链接,提高下单效率,我们也可以在一个系统里同时连接多个柜台,比如连接证券的交易柜台,也可以连接期货的柜台,也可以同时连接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对于系统中的委托,我们采用内存的办法,提高访问效率。

  第二点我想讲,我们系统不是一个固化的系统,我们是设计成具有高度扩展性的系统,可以随时根据用户的业务、策略进行扩展。大家知道国内金融方面的系统还是比较复杂,比如柜台主流供应商就有四五家,行情也是各种各样,资讯数据库也有很多家供应商,我们平台的目的是把不同的接口变成统一的接口,通过最终的编程语言提供给研究人员使用。(图)下面是一个例子,我们以前给客户定制的算法交易、指数交易、指数计算等功能,这些功能并不是说我们做好了就是固化的,我们是以DTS源代码的形式交付给客户,客户可以拿着源代码研究这里面是怎样的逻辑,是不是按照我的想法实现的,他理解了代码之后可以自己进行修改。(图)这是我们将来的设想,最终在经纪商里里有DTS,经纪商的柜台离交易所、交易员、行情都是最近的,客户有一些对时间要求敏感的,比如高频交易的,可以托管到券商的DTS进行;还有机构的DTS,可以把委托指令下给券商,我们有一个公开大智慧实测的DTS,可以在这里进行模拟交易;最后还有投资终端,一般用户自己不会开发策略,券商开发完策略可以通过DTS让他使用。

  第三点我们不是一个单纯把策略搞起来就结束的,我们是一个带有投资管理功能的平台,有许多用户编程能力很强,拿了柜台的接口自己就能用C++、JAVA写一些策略,但是后面就会碰到困境,策略的代码越来越多、版本越来越多,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个代码是干什么的,也有一些比如同时有50个策略在运行,最后他也不知道赚钱是哪个策略赚的,亏钱也不知道是哪个策略亏的,基于这个我们DTS提供分账户风控的功能,我们DTS可以把柜台的账户映射到DTS里面来,对这个账户进行逻辑上的分割,分割成若干个虚拟账户,就可以在虚拟账户搞一个策略,这个虚拟账户的持仓盈亏都是分别计算的,可以看到最近的业绩如何。(图)这是我们给管理员使用的子账户资产跟踪、风控模块。

  第四点我们这个平台不光是硬件或者软件平台,我们也会提供内容,我们希望做一个有公共策略服务的实验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平台上带有一个DTS大智慧策略展示平台,全国各个研究所或者各个机构研发的策略如果想吸引客户,都可以放在这上面展示。我们大智慧公司自己建立了一个产品部,里面有一个策略部评审委员会,我们有金融工程团队、量化投资分析研究部、客户服务部共同策略组,都是在金融分析研究上面比较有专长的一些人员,他们会不断的提出一些策略充实到我们的策略库里面。

  最后一点我想讲,光有策略库还是不够,我们希望大家把这个平台用起来,能够自己用这个平台写策略,我们还提供定制、培训、交流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有策略模板、策划研发培训、客户研讨会,还会组织投资者跟券商的直接交流。最后我简单放一下我们平台当中研发策略用到一些什么技术和界面,首先我们平台有一个编程语言叫Lua,我们提供一个专用的设计工具设计用户界面,(图)这是我们终端的首页,左边有策略库、回测、数据提取,右边有当前可使用的策略、策略交流平台。(图)当前运行的策略管理,可以看到策略的状态,可以给策略设置参数。(图)这是编写策略的代码窗口,里面有代码输入提示、版本管理、代码结构分析。(图)这是用户界面的设计工具,是所见即所得的,就像大家用Excel等工具,最终作出一个可使用的用户界面。最近我们也加入了一个策略断点调试,往往一个复杂的策略不是几十行就可以写出来,过去我们写过最复杂的交易工具有2万行,调试这样的代码我们需要断点调试等功能。编写策略的过程中我们提供一些比较丰富的交易函数库,这个交易函数库针对国内进行了专门的定制,用国内六个交易所的规则,有单笔委托、篮子委托、撤单、改价、自动定价、实时盈亏计算、实时资金计算、实时持仓计算,最近我们支持融资融券,最后还支持与柜台数据的对账。在记帐函数方面,常用的技术指标函数会提供60个,科学计算函数与400个,我们也支持从我们的环境直接调用(MALLTB)计算。我们有一个交易平台回测引擎,支持Tick数据回访。回测完之后,可以在系统里面模拟运行一个策略,我们的模拟市场有两种模拟模式,一种可以支持下单的全部撮合,也可以按照委托价格、篮口价格等进行模拟撮合。

  我就讲这些,最终希望各位大佬能发财,也希望我们大智慧DTS能跟各位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是圆桌论坛的环节,将围绕中国对冲基金的现状与发展机会探讨,另外还会探讨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未来的机会、A股市场的策略、对冲还有证券市场应用的环节,因为有了碰撞和火花,就会有更深的启迪。

  接下来有请今天论坛的主持人陈琴女士,有请圆桌对话的主持人,融智评级研究中心负责人--陈琴女士。

  陈琴女士拥有多年基金研究经验和TOT管理经验;曾任职于国际著名基金评级研究机构,从事全球对冲基金数据分析及研究,对国际基金评级方法及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目前担任融智评级研究中心负责人,所管理的融智系TOT产品业绩排名前列,是国内资深的TOT组合投资经理。

  下面的时间我们交给陈琴女士。

 

  陈  琴: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下面正式进入今天圆桌对话的环节。第一场对话的主题是中国对冲基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宏观经济形势探讨和A股投资机会。首先有请第一场对话嘉宾,他们是:

  英仕曼集团中国区主席李亦非女士

  嘉仕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汪义平先生

  光大证券另类投资部总经理葛新元先生

  广东棕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基金经理黄晓舟先生

  首先很高兴能主持本次的圆桌对话,能让我有机会向在座的专家前辈学习。我们回顾一下海外对冲基金的发展,全球第一只对冲基金自1949年诞生以来,海外对冲基金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一直到8、90年代随着金融管制的创新、金融工具的日渐丰富,对冲基金也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春天。现在看一下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其实近两年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低迷,随着对冲基金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我们也关注到有非常多人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各位都是行业里面的专家,首先请问一下各位,大家觉得国内对冲基金的春天来了吗?春天在哪里?机会在哪里?

  李亦非:首先感谢一下主办方私募排排网大胆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这个名字打出来,其实在2008年的时候我加入了全球非常知名的上市对冲基金公司(GLG),当时我在国内同时发起成立了中国另类投资协会,我们之所以叫另类投资协会,就是因为觉得对冲基金这个名声不好,尤其在国际上,现在我们经过这四年的坎坷和奋斗,我们敢于大声把对冲基金叫出来,而且我觉得整个中国的监管层和行业已经对对冲基金的概念基本可以说是认可了,其实大家也理解到对冲基金是在1949年由一个福布斯商业记者经过多次报道之后,他发现市场不是非常有效,所以他成立了对冲基金,这个基金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就是琼斯基金,当时对对冲基金的定义,有三个定义就可以构成对冲基金,第一它必须有杠杆,第二它可以做空,不光只是做多,传统的基金就是做多投,他就开始做空,第三是他提出220模式,管理费2%,业绩费分成20%,从此开创了西方资本市场对冲基金模式。中国现在对冲基金元年,我觉得这个说的挺好,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月以前在上中金和中信都举办了对冲基金峰会,也就是对冲基金时代要开始了。在中国,现在整个公募+私募的市场大概在2200亿人民币,差距还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成长的空间非常大,其中阳光私募或者对冲基金,应该说2000多家,管理的资产也就250亿左右,规格还是比较小的,同时给了我们另外一种方向,成长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整个海外对冲基金看好中国,有几大因素,第一就是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国际化,资本的跨境流动会越来越开放,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我记得我前不久跟人民银行一位领导聊天,他说在5年前,我们的货币高边疆,边疆关闭是我们国家安全问题,而现在货币开放才是我们国家安全问题,我们的货币不国际化将会对我们国家造成更大的威胁,所以我们只有利用国际化的货币才能够真正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一个重要的金融高手,所以跨境人民币的业务将会给所有境内资产管理人或境内投资人提供大量出去海外的机会,同时也给海外大量机构投资人和高净值客户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这个我认为是现在海外对冲基金关注中国对冲基金行业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应该说是现在中国对冲基金行业或者中国监管层对这个行业本身的开放态度,这开放态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法律对新的基金法在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所有这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机构投资人的比例,提高提供更多产品的多元化,这样才能使我们整个中国二级市场,也就是对冲基金所交易的市场能够有更多的流动性,只有增加我们的流动性,增加整个行业的管理资产,提高更好的回报,才能让行业真正的发展起来。当然,第三个就是本身我们中国财富的增值,现在银行高净值客户管理着17万亿,公募基金才200亿,阳光私募这块2500亿,可以看出来未来的钱和财富向着更有效和积极管理型的财富管理方向发展是巨大的机会,刚才我提到三个对冲基金和海外大的基金公司进入中国的契机和看好中国的原因。

  陈  琴:谢谢李总的分享。接下来有请汪总,您有什么补充的?您应该非常看好国内的市场。

  汪义平:我想讲两个事情,一个是对对冲基金概念的认识,刚才李女士也讲到,1949年开始有了人类的对冲基金,当时的概念也是说要把他不知道的风险给对冲掉,因此他给投资者拿到的是额外的回报,在低风险下能拿到的额外回报。到后来发展到美国所有的对冲基金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拿额外的回报,今天早上的嘉宾也提到,如果就看准市场了,赌对了,那也是α,那个没有对冲,所以概念上其实有些混淆,实际上在美国,我们现在说对冲基金或者另类投资或者是咱们中国现在说的阳光私募,其实都是一模一样的一个概念。换句话说,我们说对冲基金狭义的说一定是把风险对冲掉,然后你用多少风险换来给客户挣来的钱,有光做多投的阳光私募也应该用同样的想法去思考问题,为什么?因为咱们做的事都是我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因此我要收你2%和20%,其实最早的时候我记得好象是1%,后来不知道从2000年多一点的时候换成2%了,不管怎么样,比公募基金收的钱要多得多,什么意思呢?你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知道我们能够给我们的客户提供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提供的东西的价值比我们收的费用要高很多的话,那么我们过程中就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为客户提供真正的价值,如果我们能提供的东西只是跟着市场涨跌赌一下的话,也许我们没有给客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也许长期下去,他们也会把我们给抛弃掉,所以作为一个行业,我想里面很重要的东西,我们要时刻的想一想我们能够给我们的客户带来什么。另外一个,在这个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我想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不要去忽悠客户,我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告诉客户,我们的风险是什么,告诉客户,这样以后新一代年轻人加入我们行业的时候,不会把信誉搞得不好,你去跟客户讲一个东西的时候很辛苦,他觉得我以前被几个人忽悠了,你只不过是下一个,这样不太好。从管理规模来说,美国受职业经理人管理的资产占GDP的70%左右,咱们中国占5%左右,从5%走到70%,就算30年走完这个历程,加上中国整个金融市场规模本身的扩张和GDP本身的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就算30年走完这个历程,职业经理人所管理的资金规模应该每年大概会按10%-15%的增长速度。大家说过去几年没有增长,不要紧,没有增长的之后会补回来,其中有一些是在07年的大牛市做过头了,所以有一个修正的过程,我想这个修正的过程基本也结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从将来看中国对冲基金,将来一定会成长,这点我抱着很好的希望。但是,我们说了大的情况,再看小的情况,我们要给投资者提供额外的收益,这些额外的东西哪里来?从市场上来,从市场上拿来额外的东西,就有人往市场上送,这个问题很麻烦,我们首先要想谁朝市场里面送钱,早上有嘉宾讲我们的个人投资者太多,职业经理人太说,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发展中市场,我们到市场找α,找额外收益的时候,能找到更多机会,因为简单的讲,有更多的蠢人朝市场里丢钱,这个过程随着职业经理人的增长,市场就会变得更有效,我们工作会变得更难做,昨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是不是觉得现在是最难的事情?我告诉你,跟将来相比,现在永远是最容易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经理人占的比例越来越重的时候,从市场上所拿到的回报一定是越来越少的。现在这个时点我们能从中国二级市场拿到什么额外的东西?这些所有额外的东西都来自市场的无效性,有什么样的东西,大智慧提供很好的数据平台,刚才洪总做了很好的介绍,有很好的数据可以做研究等等,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数据打开来看的时候,看到无效性的时候,我们仍然要想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些无效性是从哪里来的?我想了一下,大概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它来自于监管的不合理性。第二个机会来自于广大股民心理上的东西,简单的讲就是来自于他们对金钱的贪婪和恐惧,这两个因素会导致他们做错误的决策,措施的决策会导致市场的无效性。第三方面就是交易的东西,有很多交易公司都在尽量把交易过程变得更有效,有各种各样的交易方法,这三块无效性加起来,应该是做对冲基金、阳光私募的人要去拿的东西。有的人说我是通过基本面研究,挖掘公司的消息去研究,其实都是一样,都来自这三方面的东西,如果监管严格的话,没有任何内幕消息的话,你去挖消息是挖不到的,所有都是来自于监管或者心理上的东西或者交易上的东西。我们的工作,我们作为阳光私募或者对冲基金的管理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无效性一点一点的去掉,实际上我们在去掉的过程也是给我们自己自掘坟墓的过程。另外再说一点更具体的东西,真的要做市场中性的对冲基金的话,在我们现在的情况下会有很大的困难,第一个困难是我们辛辛苦苦到市场上找到无效性,很多的钱是送给不辛苦的人,两个不辛苦的人,第一个不辛苦能赚钱的人是政府印花税,第二个不辛苦能赚钱的人是证券公司,融资融券收的那个钱,这两块是可以拿的,这对我们具体做的人来说,要在中国市场做中性策略会更辛苦一点。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这个事情对大家来说都很辛苦的话,我们最后挣到的钱还是一样多,因为你把这些阻碍全去掉的话,都容易做得话,有更多的钱做这个事情,最后你能挣到的钱还是那么一点,但是不可以做杠杆这个事情,杠杆的成本太大了,那也是很麻烦的事情。总的来说,我很乐观,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我很乐观,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早上陈总讲过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我只说最后一句话,我觉得中国的经济,如果谁把中国将来5年、10年的经济看扁的话,我会跟他吵到底,我们积累了5000年,5000年的文化底蕴,把笼子一打开,我们成长了30年,每年按照10%的速度成长,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过,要让这10%的速度成长的经济变成不成长的话,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另外30年在5%-10%之间的成长。这是我的很浅显的看法。

  陈  琴:谢谢汪总。接下来有请葛总。

  葛新元:非常感谢李总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刚才话题谈到目前国内对冲基金的机会和发展前景,说实在的,这个话题应该是没什么值得讨论的,因为它是整个市场发展的必然,市场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各种金融工具估计在今后的三五年内出现的速度是加速的过程,另外也是社会积累的财富所需要的,财富管理的需求也是不断提升。本身来说,市场在发展,提供这样的基础,社会财富的积累,尤其是很多有资产的个体以及机构,他们对于财富管理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两方面,这就是我们国内对冲基金发展的土壤和背景,所以今后几年,我相信对冲基金在国内,至少在金融这块应该是成长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我觉得这是无需谈论的。另外,本身对冲基金的特征,刚才两位嘉宾已经讲了很多,对冲基金的发展,国内公募基金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高度,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境外市场上,公募基金发展未来的方向是产品的工具,这是由它的机制所决定的,因为它收管理费,没有业绩报酬,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的利益驱动机制会导致去做各种各样的工具来提供投资者使用这些金融工具来做投资管理,国内实际已经开始这样的趋势,以后我觉得公募基金必然是往这个方向走。相对应的,现在市场的私募基金也好,对冲基金也好,其实对冲基金概念可大可小,如果大一点,像现在国内的阳光私募也都在对冲基金的范畴里面,它的资质决定了与投资者的利益是相连的,是利益共同体,核心的利益来源于业绩报酬,这样的话,对冲基金的利益驱动就是要用各种方法为管理的资产做增值,在资产增值的过程中获取收益,而这样资产管理的模式,实际上这种模式在国内发展相对公募的发展来说是比较短的,而且规模也比较有限。以后的话,真正能够做到长期为投资者带来资产增值的管理人是能够发展壮大的,再加上我们前面说到市场环境以及整体需求,我相信这个行业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且现在已经到了关键点,已经增长速度肯定会增加的。今年的整体市场应该是熊市,在这个市场里面,包括阳光私募,整个私募行业发展应该来说在举步维艰的阶段,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家开始更加关注对冲这个概念,对冲这个概念的核心在于发掘多层次各方面资产增值的机会,另外一个最大的核心在于有效的风险管理,这块一个方面是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还是依赖于市场的发展,对这方面的需求现在市场会越来越大,但是有效管理投资风险的工具现在来说应该还是比较有限的,我们能够用到的基本上也就是股指期货以及融资融券,而且融资融券的成本还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是我们尝试在做对冲方式投资的,应该来说市场上这样尝试的案例现在已经有很多了,今年我看到有很多号称对冲基金的产品发出来,表现非常亮眼的其实并不是很多,现在的阶段,我觉得有可能接下去一两年内仍旧处在这样的阶段,大家都再做这样的尝试,一个等待市场有效管理的工具丰富起来,另外这种业务模式的尝试我觉得也还是需要市场比较长时间的检验和洗礼,因为境外对冲基金发展,很大的特征是有高淘汰率的,也许100家对冲基金过几年可能就剩下三五家,这几家发展起来,淘汰掉的没有人记得它,经历市场洗礼的过程,才会真正发展起来,现在是起步阶段,无论是研究做策略开发的以及尝试做这方面业务的包括市场的发展,都还处在起步的阶段,我们对未来是非常看好的,但现在我们刚刚上路,这中间哪些人在这里面能成功,这里面有几个要素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也许下面的话题会谈到,我就不再展开。还是回到对冲基金现状与未来,对于对冲基金整个行业的未来前景,一开始我就说这是不需要讨论的话题,金融市场会是未来5年、10年、20年发展最快的行业。目前的现状,我们是刚上路的状况,肯定会是百花齐放或者鱼龙混杂的阶段,还需要市场的洗礼和考验出现一些真正成功的对冲基金,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冲基金做研究者和投资管理的从业者之外,还需要培育市场,另外一个,现在国外有专门做对冲基金研究和数据分析的一批人来帮助我们共同去培育这个市场,然后还需要包括像大智慧这样的,为对冲基金提供服务的,提供对冲数据、系统,各个方面都是共同的发展,我们这个行业才会更快的发展起来,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陈  琴:下面有请黄总。

  黄晓舟:我回答主持人提的问题,我觉得中国对冲基金的春天是到来的,恰恰是像刚才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观点。第一个方面,市场环境的变化给对冲基金提供的土壤,第二我讲一下客户投资者需求给对冲基金的成长提供空间,第三我想说一下专业人才管理的人才储备、研究能力已经具备了,但是尤其是在海外有很大一部分这种人,需要跟国内本土研究的机构做一些调整,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开始了。先说一下市场环境,我觉得主要是两个方面,从交易规则来说,两年前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从无到有的飞跃,从我们一直在海外多年华尔街的经验,一直在关注国内的发展,为什么以前一直没做?就是没有对冲工具,有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至少有一个工具可以让我们做,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国内交易80%是散户交易,也给对冲基金的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土壤,因为对冲基金要求的技能比较高,很多都是通过模型自动交易实现,很快的交易平台,经过时间检验的,在各种形式都能赚钱的模式,我打个比方,好象拿个导弹、原子弹跟小米加步枪的人打,对冲基金一定有很大赚钱的空间,就跟其他行业一样开采未开发的土地,一定是赚钱的机会非常好,也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前面几位也提到过,一个是固定成本比较高,沪深300很不错,交易量很流通,前月的交易量因为投机的原因,确实很厉害,流动性在全世界的股指期货里面都是靠前面的,但是很多对冲基金的策略不需要股指期货交易,是股票之间的相互对冲,也要求融资融券跟上,但现在融资融券成本太高,在国外的话,把股票卖掉是有利息的,融资和融券的两个利息一减,比较好的对冲基金成本不到1%,杠杆至少放大两到四倍,如果只赚5%,放大四倍就是20%,很多策略没办法拿到国内用,基本唯一被实践证明有用的东西就是做多股票,做空股指期货,这个以后是有发展空间的。第二就是投资者的需求,我觉得因为这几年,从2008年到现在,股市总体是下滑的空间,实际上从2007年看到现在,沪深300和上证指数虽然没有什么变化,虽然经过07年的大涨,实际到现在为止是没有什么变的,投资者都很伤心,如果现在把对冲的概念引进,他们觉得是很好的工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也在推这个东西,也跟很多高净值客户有些交流,他们对这个东西确实很感兴趣,他们觉得好象给他们提供了眼前一亮的东西,很多高净值的客户他并不一定追求短期几倍的增长,他跟愿意长期的,年复一年比较稳定的回报,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更具有吸引力。投资者的土壤已经形成,可以理解未来80%散户的比重会慢慢下降,其中有一部分会投资到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对冲基金。另一方面,也要求基金公司要有诚信,不能忽悠人家,基金的情况、回测的情况、波动性是多少、最大风险是多少、赚钱的概率是多少,都应该给他明确的答复,然后在基金运行的过程中也应该给他提供定期的报告,而不只是给他这个月赚了多少钱,应该告诉他这些投资组合里面哪些是靠选行业赚来的,哪些靠是股指期货赚来的,他就明白你刚开始跟他说的和现在是一致的,应该给他一些很实在的,跟实际情况吻合的数据。第三个方面就是人才,对冲基金这个东西不简单是选股的问题,不是个人去选哪几个股或者哪个行业的几只股,而是很专业的职业,你可以是做基础研究的,也可以是做基本面研究,也可以做统计模型,但都需要做很深入细致的研究,对这个股票未来的涨落有预测,必须要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对股票的掌握要有预测,第二是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要有评估,把这两个做好,然后再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优化的过程,尽量降低风险的情况下提高回报,这里面有一套流程,有基本面的数据,有技术面的数据,数据要精准,还要有人才懂数据分析,因为股票市场的数据造诣非常大,需要有专业的人才甚至包括学数理化学计算机的人才,建立非常具有可持续性赚钱的模型,这样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对要求是很高的,但是国内这么多年下来,尤其是最近几年,肯定也储备了一定的人才,但是我感觉在国外,因为对冲基金发展的时间比较长,人才的储备相对来说比较多,华人到美国、欧洲、日本去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有这方面实战的经验和管理的能力,包括回报预测的模型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但是他们需要的是把这些东西结合到国内的资本市场运营规则,但是这个事情企事业不是很难的事,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也就是几个月到最多一年,不是每一个海归的素质都是一样的,基金官司或者投资者如果决定从很多基金经理选的时候,还要看下他到底是怎么做的,所以大家应该擦亮眼睛,多从其他方面证实他的能力,看看他讲的话是不是比较靠谱。我觉得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的答案就是春天到来了,但是还有一些具体的工作要做。

  主持人:接下来这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李总,我们知道英仕曼是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另类投资公司,肯定有非常多成功的经验,想请李总给我们分享一下。

  李亦非:非常感谢主持人给了我一个好好宣扬我们公司的机会。MAN是单数的MAN,不是这个公司有很多男人,其实刚开始创建的时候是做糖交易的,后来经过多次收购,成为全球第二大另类交易公司,大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上上网,一共也就两三家对冲基金上市,我们是其中一家。同时,我们也是在证监会获得批准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英仕曼旗下管理资产600亿美金,有三大类别组成,一个是VHL,我们叫做管理期货公司,就是CTA,200亿左右;第二个基金是GLG,于2010年收购的,也是200多亿美金多策略的基金,既有全球宏观、新兴市场、高科技、多空基金、可转债基金、市场中性,策略非常多,大概有30多个策略的基金组成;第三块是FRM,今年刚刚完成的收购,是叫做对冲基金的基金,是全球第二大的。这三大块业务构成英仕曼集团的框架。刚才各位都聊到对冲基金的中国,其实大家都了解对冲基金,应该说叫避险基金,在上一次我曾经在上海对冲基金峰会上曾经问了当场出席的七个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的人,我说如果现在郭树清主席坐在这儿,你跟他讲中国为什么需要对冲基金,你给出的理由是什么?他们回答的都非常精彩,每人说了一句,一个人说价值发现,只有真正的市场化了,中国真正想从老鼠仓时代过渡到市场化时代的时候,必须引进真正的做多、做空和杠杆这样完全市场化的机制。另外一个人讲的就是流动性,因为可以杠杆,因此可以加倍放大,给市场提供很多杠杆和流动性。第三个人说减少波动性,减少波动性的意思,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如果有1万块钱,他希望的回报肯定是100%、200%,而一个有1000万的人,他的回报期待可能是10%,当然谁都希望风险越高、回报率越高越好,但是对冲基金非常看中我们讲的波动率,在低波动率的情况下追求高回报,很多时候可能市场在大涨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涨那么多,但是在市场大跌的时候,我们国内叫回撤,市场大跌的时候跌了60%,我们可能只跌了10%。所有对冲基金是裸奔的行业,每个月业绩报告,每个月可以赎回,基金经理人假设跑差指数的时候其实是很不好意思的,裸奔的行业要求的是一批精英,通过积极管理的模式,防范风险的情况下给投资人带来最少的风险和最大的回报,这方面我觉得在全球很多基金经理人对中国有很多期待,那天我记得我跟一个国内的基金经理人聊天的时候,我在谈我们旗下GLG多空基金进入中国,他说你们没什么优势,这些老外不了解中国。我当时听了基金经理人的回答,我觉得他讲的很好,在风险防控方面、合规方面、人才培养方面可能有一些独到之处,有一些经验,例如我们的GLG就选用一种行为科学的方式来关注和观察每个经理人,给18或者12个月的时间,给你一些钱去管理,会根据你的交易喜欢分析你,在市场购买和买卖过程中行为方式有什么联动性,他看出你到底是不是好的基金管理人,孺子是否可教也,这些东西可能是海外基金的优势。现在我们在中国希望刚刚开始推进的就是旗下的管理期货基金,所谓的量化基金,其实量化基金应该说在海外基本上是算法交易,AHL在牛津专门成立一个量化金融研究院,整个公司AHL有125个人,有85个人都是做研究的,他们是物理学、生物学或者你没有想到学科的博士生,他们组成一个算法,是百分之百的机器交易,整个基金一共有17个交易员,这17个交易员分布在英国和香港,AHL基金我们希望通过利用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和中国期货本身和大宗商品在全球所占的比重首先进入中国,所以我们现在也想利用中国的QIFF、QDII等各种各样跨境机会寻找跟中国的合作伙伴,发展不同策略在中国的业绩。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有机会合作或者开展业务。

  陈  琴:大家都谈到对冲基金的发展受制于金融工具的缺乏、金融管制的放松等等条件,我们看海外对冲基金的发展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对于高速发展一部分是由于金融管制后期放松的原因,您怎么看待目前对冲基金产品的创新和金融管制放松这块的问题?放松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您谈谈您的体会。

  汪义平:咱们中国的阳光私募的很多大佬,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做了很多工作,有一个东西真是希望大家共同思考,春瑜总做的私募排排网其实起了很好的作用,把我们和投资者连接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阳光私募要做好,不光是监管,我们自己能做得多好,其实是回报和风险之间比例的关系,我希望能够不光是按照业绩排名,就是赚多少钱的比例进行排名,当然我想春瑜肯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如果能够在投资者里面推广一种他是用多少风险换来的回报,如果这个去衡量,可能辛苦一点,但是会做得好一些。刚刚你说的创新和监管方面,其实整个华尔街都是这样,在中国,尽管没有说可以做,也没有说不可以做,投资者说希望我们做,因此我们做了,那叫创新,如果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监管的东西,那不叫创新,监管没有说做,也没有说不可以做,实际给你提供一个小小的窗口,法律永远是落后于现实的,不光是咱们中国是这样,哪个国家都是这样,美国现在的法律仍然是落后于现实,华尔街的人说你没说清楚,就做了,因此第一个做的人赚钱就多,所以有兴趣搞新的东西,所以创新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利益,是投资者利益导致业者做一些新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导致监管的变化,你这个做的东西是对的,阳光私募通过信托,你们这样管理钱是对的,把信托开户开放了,给你们机会了,所以最后创新的结果会导致监管的变化,会让前面说的那些东西有所改善。不知道监管怎么想,我也去过几次证监会跟他们说我的建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对冲基金也好,阳光私募也好,这些认不是在这里光为投资者挣钱,我们还在做极其重要的事情,把市场变得更有效,前面李总说了其他国外对冲基金管理人的经历,只有让二级市场是有效市场的时候,这个市场才能成为实体经济的驱动力,它是实体经济很大的东西,有效的市场定制是对实体经济最大的帮助。我以前经常问自己,我做对冲基金,我为自己赚到一些钱,这是从别人丢到市场的钱,我想办法弄过来,后来想我们是在间接的帮助实体经济,所以在座诸位工作做的越好,我们给客户赚的钱越多,我们自己赚的钱越多,我们给实体经济的帮助就越大。

  陈  琴:大家都谈到对冲基金的发展受制于金融工具的缺乏、金融管制的放松等等条件,我们看海外对冲基金的发展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对于高速发展一部分是由于金融管制后期放松的原因,您怎么看待目前对冲基金产品的创新和金融管制放松这块的问题?放松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您谈谈您的体会。

  汪义平:咱们中国的阳光私募的很多大佬,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做了很多工作,有一个东西真是希望大家共同思考,春瑜总做的私募排排网其实起了很好的作用,把我们和投资者连接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阳光私募要做好,不光是监管,我们自己能做得多好,其实是回报和风险之间比例的关系,我希望能够不光是按照业绩排名,就是赚多少钱的比例进行排名,当然我想春瑜肯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如果能够在投资者里面推广一种他是用多少风险换来的回报,如果这个去衡量,可能辛苦一点,但是会做得好一些。刚刚你说的创新和监管方面,其实整个华尔街都是这样,在中国,尽管没有说可以做,也没有说不可以做,投资者说希望我们做,因此我们做了,那叫创新,如果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监管的东西,那不叫创新,监管没有说做,也没有说不可以做,实际给你提供一个小小的窗口,法律永远是落后于现实的,不光是咱们中国是这样,哪个国家都是这样,美国现在的法律仍然是落后于现实,华尔街的人说你没说清楚,就做了,因此第一个做的人赚钱就多,所以有兴趣搞新的东西,所以创新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利益,是投资者利益导致业者做一些新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导致监管的变化,你这个做的东西是对的,阳光私募通过信托,你们这样管理钱是对的,把信托开户开放了,给你们机会了,所以最后创新的结果会导致监管的变化,会让前面说的那些东西有所改善。不知道监管怎么想,我也去过几次证监会跟他们说我的建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对冲基金也好,阳光私募也好,这些认不是在这里光为投资者挣钱,我们还在做极其重要的事情,把市场变得更有效,前面李总说了其他国外对冲基金管理人的经历,只有让二级市场是有效市场的时候,这个市场才能成为实体经济的驱动力,它是实体经济很大的东西,有效的市场定制是对实体经济最大的帮助。我以前经常问自己,我做对冲基金,我为自己赚到一些钱,这是从别人丢到市场的钱,我想办法弄过来,后来想我们是在间接的帮助实体经济,所以在座诸位工作做的越好,我们给客户赚的钱越多,我们自己赚的钱越多,我们给实体经济的帮助就越大。

  陈  琴:大家都谈到对冲基金的发展受制于金融工具的缺乏、金融管制的放松等等条件,我们看海外对冲基金的发展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对于高速发展一部分是由于金融管制后期放松的原因,您怎么看待目前对冲基金产品的创新和金融管制放松这块的问题?放松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您谈谈您的体会。

  汪义平:咱们中国的阳光私募的很多大佬,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做了很多工作,有一个东西真是希望大家共同思考,春瑜总做的私募排排网其实起了很好的作用,把我们和投资者连接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阳光私募要做好,不光是监管,我们自己能做得多好,其实是回报和风险之间比例的关系,我希望能够不光是按照业绩排名,就是赚多少钱的比例进行排名,当然我想春瑜肯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如果能够在投资者里面推广一种他是用多少风险换来的回报,如果这个去衡量,可能辛苦一点,但是会做得好一些。刚刚你说的创新和监管方面,其实整个华尔街都是这样,在中国,尽管没有说可以做,也没有说不可以做,投资者说希望我们做,因此我们做了,那叫创新,如果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监管的东西,那不叫创新,监管没有说做,也没有说不可以做,实际给你提供一个小小的窗口,法律永远是落后于现实的,不光是咱们中国是这样,哪个国家都是这样,美国现在的法律仍然是落后于现实,华尔街的人说你没说清楚,就做了,因此第一个做的人赚钱就多,所以有兴趣搞新的东西,所以创新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利益,是投资者利益导致业者做一些新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导致监管的变化,你这个做的东西是对的,阳光私募通过信托,你们这样管理钱是对的,把信托开户开放了,给你们机会了,所以最后创新的结果会导致监管的变化,会让前面说的那些东西有所改善。不知道监管怎么想,我也去过几次证监会跟他们说我的建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对冲基金也好,阳光私募也好,这些认不是在这里光为投资者挣钱,我们还在做极其重要的事情,把市场变得更有效,前面李总说了其他国外对冲基金管理人的经历,只有让二级市场是有效市场的时候,这个市场才能成为实体经济的驱动力,它是实体经济很大的东西,有效的市场定制是对实体经济最大的帮助。我以前经常问自己,我做对冲基金,我为自己赚到一些钱,这是从别人丢到市场的钱,我想办法弄过来,后来想我们是在间接的帮助实体经济,所以在座诸位工作做的越好,我们给客户赚的钱越多,我们自己赚的钱越多,我们给实体经济的帮助就越大。

  陈  琴:接下来一个问题问一下葛,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分享一下策略方面。

  葛新元:在座的有很多都是老朋友了,大家可能对我们比较熟悉一些,我原先在(国信证券研究所)是一个卖方金融研究团队,主要做量化投资研究,现在我变成光大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的负责人,另类投资子公司核心的人就是原先做卖方量化投资研究团队里面的人。首先我说一下另类投资子公司是做什么的,这几年国内的券商,尤其是一批上市的券商,资本经营越来越大,自营资本金投资管理的需求扩大了,大家都知道,证监会对于券商的自营监管是非常严格的,有很多很多约束,有范围的约束、投资行为的约束、交易行为的约束等各个方面,但是在这种约束下来,实际上是很不利于券商的资产增值,所以去年开始讨论是不是有限度的对于券商的自营投资进行适度的松绑,一个是适应市场的发展,另外券商也需要这么一个渠道去拓展自己的资产投资管理的平台和通道,所以管理办法里面新出了一个,券商可以通过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的方式去参与原有自营监管条例之外的品种的投资。券商的另类投资子公司由来是这样的。国内现在已经挂牌的另类投资子公司也有好几家了,海通、中信、广发和我们,现在准备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的券商,据我所知至少有十几二十家,下一步国内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会越来越多,另类投资子公司本身的业务叫做另类投资子公司,做的就是券商自营监管条例的自营投资品种清单之外的投资业务,允许做自营清单之外的业务,也就是说投资领域可使用的投资手段和投资方法是不限的,非常广阔,现在已经挂牌的几个另类投资子公司做的业务差异也是非常大,根据各个团队人员来源不同、专业领域不同,都有很大差异,我相信将来这十几二十个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出来之后,大家都会看看他们各自的业务每家和每家都不一样。接下来就说到我们光大证券另类投资公司,我们这个团队我一开始就说了,我们是卖方团队,我们这个团队都是做量化投资研究的,我们到这个公司是看中这个平台能够把我们原先的研究和策略积累转化为具体的业务和产品,所以我们这个公司核心的业务做的是量化投资。简而言之,我们希望将来的发展方向就是量化对冲基金,现阶段我们会用光大证券给我们的注册资本金来做原有策略和现在开发这些策略量化投资管理,将来会随着我们做一段时间之后,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和运行体系以及经过实战检验有效的策略,我们会去发一些对冲基金产品,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和将来准备做的事情。

  陈  琴: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请黄总从投资者的角度给些建议,我们怎么看待今后对冲基金的发展,投资者应该怎么样去理性对待对冲基金以及相关的活动。

  黄晓舟:我觉得投资者应该降低所谓的期望值,但是要提高对期望值稳定性的要求,投机行为应该减少,长期理财的形式,比如直立的教育基金,开始就有这种投资的理念,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减少你每天在上班时间炒股,把钱交给能够给你带来持续稳定低风险高回报的专业管理团队给你管理基金,过了5年、10年、20年之后,会发现你当时做的决定比你自己做要好很多。投资者应该降低期望值,但是要增加风险意识。另外,投资者还应该做充分投资者,不应该只是看到眼前利益,看到去年哪个基金赚了7、80%就去追风,追风这个事情被时间证明大多数是比较有害的事情,应该多问一些基金以前的表现,最大风险、稳定性怎么样,把钱投进去以后能够经常和基金公司保持联系,看到他说的跟做的表现是不是比较一致,所以他应该做比较有理性的投资者,我觉得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

  陈  琴:谢谢黄总!非常感谢四位嘉宾的精彩发言,由于时间关系,第一场对话就到此结束,请各位嘉宾移步嘉宾席。

 

  下面,我们开始第二组对话,本组对话的主题是探讨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及A股投资机会以及对冲基金的发展。首先有请五位嘉宾上台,他们是:

  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俊先生

  东方港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兆民先生

  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杨玲女士

  深圳金中和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曾军先生

  华润信托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刘辉先生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参加今天的活动,首先第一个问题,2012年已经过了一大半,随着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9月份的经济数据实际比预期强,市场普遍预期四季度的经济会出现温和的反弹,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位从短期和长期来看目前A股市场的机会是怎样的?如果有机会,机会在哪里?如果没有,最大的理由是什么?

  吕  俊:这个问题比较大,确实对经济数据的观察来说,9月份经济数据出现一些好转,对这种好转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了所谓的十八大维稳或者各种维稳的需求,政府加快了基建投资,导致目前经济数据的好转,但是也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整个因此虽然处于增速下滑的过程,但是毕竟有一个基本的需求在,就像房子一样,房子有刚性需求,经济有没有刚性的基本需求?当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从比较高的速度下滑到比较正常的速度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下不去了,两种可能性,导致投资决策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第一种,后面还要再想,如果是第二种,现在已经比较安全。我个人来看,我觉得应该来说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虽然我们不能说后面经济数据到此就完全触底了,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经济增速不是从10%、9%就降到8%、7%,再降到6%、2%、3%,它降到中国潜在增长速度,比如降到6%或者7%就会稳住,股市有好多趋势投资者会做惯性预测,这种对于形式是过分乐观了。股市表现不好,还有其他的原因,并不是完全经济在起作用,还有一部分供求关系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制度设计的特殊原因,还有投资者结构的原因,这些原因我相信在过去长达5年的调整里面,相当程度包含在里面,所以我个人认为对整个市场未来的中期走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当然从更长期来看,还取决于新一届政府将来对经济的政策是不是能够切合我们现在经济的需要以及新股发行的速度,从更长远来说很难看,对于稍微中期来看,没有必须过于悲观。

  杨  玲:我们总的来看,接下来四季度我们觉得应该是反复触底的过程,这从两面来解释,一面是如果市场快速下跌,下行风险肯定会越来越小,原来也提出一个观点,在2000点一下可以逐步建仓,这个是约束,并不一定是在哪个点位,在这样的市场估值之下,即使有下行空间,从事策略性建仓或者在选股上选择相对波动比较小的保守类股票,从长期来看都没有太大风险,这是一个。二是四季度如果市场会不会见底,然后就形成一波相对比较长期的可预期行情,我觉得可能也没那么快,原因一个从经济的基本面来看,非常同意刚才吕总的看法,从9月份数据来看,环比上看到有一些改善,但是这可能是微弱复苏的力度,从持续性上来讲可能有限,可能更多的是因为企业股库存行为带来的微弱复苏,从长期持续性来看,我觉得还要等一等,等到年底,各项经济政策和改革的策略方向比较明确了,市场才能形成相对比较有共识的看法,那时候可能才会有相对比较确定性的预期和机会,所以我们觉得在四季度还是给大家比较充分的时间,认真的研究一下整个板块的机会和构建核心股票池的机会。我们对明年是相对比较乐观的,可能明年市场会给大家带来比较好的机会。

  钟兆民:我讲讲投资的思考也好,教训也好,对大家一两年在中长期有帮助,讲下季度就变成股评家了,短期是随机的。短期是随机的,中长期市场是有规律的。我昨天晚上在家里看了标题,复杂经济环境下面中国宏观经济走向,我想这个题目挺大,不是我今天在位五个人能完全回答的,我们不是宏观经济学家。第二是A股的投资机会,可能各抒己见,我很感谢春瑜总在这样大的活动让我有上台的机会。最近有一个小段子,我今天刚赶过来,在东莞有一个会,教授在华为做了18年顾问,跟任老板算是密切交往的,我实在舍不得离开,但是我今天答应过来看一下,今天上台的曾总也好,钟总也好,杨玲也好,他们能成功,是独立作战的,我以为我晚到了,他们跟我差不多时间到,说明我们准时到了。早年我们说BMW,大家都知道宝马,后来说BMW是另外一个词,就是你有事业、金钱、漂亮的女朋友,现在谁知道BMW最新的解释?Bus、Metro、Walk。我想展开说两句话,30年来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是不变的。我很荣幸在深圳、北京、上海见到那么多优秀的人,时间不能比别人做到先知先觉,就腿脚勤快一点。最近我们公司参加一个上市公司股东会,很远,坐飞机要7、8个小时,就我们一个公司,很多公司说是假的,我们看完是真的,不就是有投资机会了?没有先知先觉,腿脚勤快一点,也能赚一些钱。总的是两句话,掌握了规律,肯定能赚钱,第二是制度变迁的过程中留意结构性带来的机会能赚大钱。

  刘  辉:在座的都是高手,看市场都比我厉害,我就不再看市场了,我们是华润信托,一直做阳光私募,我想分享一下今天会议的主题,大家拿到资料是中国对冲基金论坛,我觉得这是非常敬意的事,2009年我们和摩根一起做了一个指数,当时取的名字大家觉得很差异,阳光私募哪儿有对冲基金?实际仅仅过了三年,大家一提对冲基金,也不觉得陌生了,也不觉得是恶魔,也不觉得是洪水猛兽了,以一种更理智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事,所谓的对冲基金要走的路太长太长,我觉得是好事。我们观察从08年之后全球对冲基金发展的状况,全球对冲基金在金融危机之后恢复的速度超公募基金,其中HFH恢复的速度尤其之快。这两年我们接触了很多做对冲基金的机构,都想进入中国市场。我个大家分享三个事情,对冲基金这个事要做好,首先依赖在座的公司要非常繁荣。最近几年大家喜欢对冲基金,喜欢不是对冲基金的复杂性,不是对冲基金的神秘性,更不是对冲基金的高杠杆、高风险,而是对冲基金的多样性,因为我们现在处的世界,全球各国包括咱们国内都是动荡的很,投资策略、投资工具多样化是大家喜欢的。这两年无论是公募私募都很惨,压力很大,而且也很无奈,钟总是很勤奋的,飞了7个小时发现是一个好公司,可能买了以后发现不合理的下跌,没法解释这个事。过去几年发生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卖的非常非常好,基本上一推出来,不要说1、2个亿,几十亿都供不应求,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不同资产类别风险收益的转移,这种转移代表的是阶段性的现象,大家都在追求绝对回报,对冲基金的核心对客户来说就是绝对回报,由于我们的策略不够多元化,很难做到这一点,未来我还是对这个市场很有希望的,未来可能的方向上,也许中国的对冲基金之路跟海外走的不一样,我们的制度、体制、环境包括投资者成功度等等跟海外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走什么样的路呢?我觉得可能的方向就是我们对冲基金在给客户创造绝对回报的时候,可能更多会运用多样化的工具,我们也很高兴看到股指期货慢慢都可以参与,这是远远不够的,包括一些带有其他特点的工具,将来可能都应该成为对冲基金投资范围里的标的,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方向。再长远一点,我们也能看得到深圳在搞前海,我觉得这个事情在未来几年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包括对对冲基金行业也是一样的。对冲基金要做到足够的资产多元化,或迟或早,必须全球化,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认识。谢谢!

  陈  琴:接着刘总的话题,曾总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体会?

 

  曾  军:量化投资这块,我们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有大概将近四年,08年开始我们在这块倾注很多人力物力,中国整个资本市场规范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从目前来看印证了这一点。从投资机会来看,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可能投资机会会越来越少,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匹配要求也会越来越成熟,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很早就在对冲方面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从目前来看,可以有一些模拟的研究,也可以有一些实际投资的成果,但是我们月来发现随着这个事情的深入,发现还是有非常研究的问题,前面大家都谈到对冲投资策略的优点和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我们发现这里面有很深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仅仅这一个行业的问题,我们把它延伸出来是社会的问题,我们发现在中国企业大量的造价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种造价跟我们的当地政府和体制是密不可分的,抛开这一点,我们还发现另外的问题,中国的法制环境是不健全的,目前还没有看到过有集体诉讼。在法律不健全的环境下,而且在市场上诚信度非常低的环境下,实际对我们将来大量使用对冲手段去做空国内的企业,我们会面临巨大的风险,这个风险是巨大的,企业做空可能反而被吃掉,我们越来越发现这里面隐藏的问题是根深蒂固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就让我们重新跳出行业才能看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目前中国的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现在30多年,由于这种改革开放体制上的放松,对生产力约束的放松,导致中国经济30多年的繁荣,这个繁荣已经结束了,目前我们处在巨大变革的前夜,变革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身份地位的转变以及对深一层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变,只有这两个转变了,中国经济才能进行另外一次腾飞和繁荣,否则我们看来看去,小敲小打修修补补。见于11月8号新一届中国领导班子会有明确的结果以及明年3、4月份是政府换届,新一轮班子上来之后有10年的周期来解决30多年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目前的环境并不复杂,所有人看问题都清清楚楚,复杂的是我们怎么办,采取什么措施,这个措施直接决定了中国未来10年到30年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超前的判断,本来我们自己的观点,对新一任班子是比较正面和乐观的预期,这个预期判断的来源是我们认为社会问题的全面爆发以及目前社会稳定问题、政治稳定问题已经使我们不得不采取决定性的走出一步,也可能这一步开始迈的比较小,我们觉得已经是大势所趋。对中长期我们是乐观的态度,对短期,不管用什么策略,还是要对中国市场独特的某些特点非常非常小心。

  陈  琴:谢谢曾总!继续顺着曾总的话题,目前恰逢十八大召开在即,问一下吕总,您具体谈一谈对经济和股市会有什么积极方面的影响?投资者大概会有什么方面的期待?

  吕  俊:基本我们的投资体系一开是价值投资、成长型投资、行业策略、医疗基金、量化基金,我们投资体系里面没有包括过一项较多事件驱动型投资,这块其实在国外是很大一块基金,但是我们国内没有,而且我们也不参与这种,要说十八大产生什么影响,我真的是……

  陈  琴:从长远来讲,对经济或者具体的行业有什么积极方面的影响?

  吕  俊:因为十八大的结果还没有出来,所以很难在现有的时候说。

  陈  琴:谢谢吕总!杨总刚才说对长期是比较看好的,具体在行业板块上您具体看好哪些东西?

  杨  玲:这个大家肯定是都关注,要具体问到哪一个,可能说不出,可以肯定的就是哪一个在二级市场或者一级市场,甚至做产业的都很关注,现在微博很流行,大家纷纷把在公共场合说的东西都放在微博上,你去一看发现不是咱们投资界的人关注中央会议,其他人也在关注,为什么呢?刚才曾总说的很清楚,肯定要有一些改革的,改革到  层面,是经济制度上的一些改革还是会上升到什么层次的改革,这个大家是关注的。对二级市场的人来讲,更关注于哪一些行业会迎来实质性的变革,其实在今年的行情中,我们看到证券、保险经历了小小的行情,当然现在还不成气候,但是到明年,一旦涉及到很多实质性、配套性,大环境发生改变了,行业本身力度很大去推进了,我们觉得未来的大行情或者结构性的行情可能会受益于制度改革的板块和个股,当然板块的机会会更大。但你说现在大家是哪个?我们能看到的,我们自己比较熟悉的,证券确实是步子迈的很大,实质性落实的也很大,但是其他行业上是不是也有?也还是有的,所以现在要做的是在中央会议召开之后,认真仔细的研究重要的文件,届时肯定会形成比较统一的共识,在这个共识下,大家去寻找一些机会,相比应该是有比较好的收获。谢谢!

  陈  琴:谢谢杨总!接下来请钟总跟我们分享一下,是不是有不同的观点?

  钟兆民:杨玲是北京来的,讲北京的事情确实比我们有说服力。倒退30年,要想创业,投资做股东,让别人去经营,也算创业。假设我能募集到200亿甚至500亿,帮我造空调,把格力、美的打败掉,我估计敢百分之百拍胸脯的不多。原来国计民生的行业,选行业,谁做得更好,肯定有机会,中国人再也不做空调了?不可能的。我很矛盾的心理,投资很好说,不好做,现在什么东西还排队,就知道这里面有供不应求的机会,我们在香港买一些澳门赌场的股票,从道德上先撇开,整个中国就那么几个牌照,那是供不应求的,当成娱乐行业。在座还有哪些客户是排队的?

  回  答:地铁。

  钟兆民:地铁国内没有上市的,香港有上市,香港地铁是最赚钱的。还有真正?

  回  答:寺庙。

  钟兆民:寺庙没有上市。还有呢?

  回  答:银行。

  钟兆民:我最近感受特别深的,从国家层次的安全,石油的依赖是60%,这肯定是不安全的,主要的能源结构来自于煤炭,又是不清洁的,我对能源的思考,国家层面能源要安全,安全有多种渠道、多品种,比如有油、气、煤。从社会层面要干净,现在咱们都很注意环保,空气不好的,连我到最小的县城去,天气预报都在播PM2.5,老百姓温饱解决了,重视生活质量了,所以要清洁的能源。对于使用者来说,开车也好,家里烧气也好,都要清洁。我最近去新疆,天然气的加体排了很长的队。客户还要排队的行业,里面一定有赚钱的机会。这次跟我一起跑的是一个企业家,他们没有像咱们看很多毛利率、净利率、成长型,他从收益的角度理解。这次我去发展,医疗体系慢慢放开了,教育体系放开了,电信放开了,能源放开了。我们当时学经济学,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政府出手的底线是社会有问题,该开放的已经竞争很充分了,不开放的开放出来,生产关系能放开,会大大提高生产力,我原来因为工作关系,和中海油、中石油业务上交流过,写大国企效率那么低,还能赚钱,假如同样的行业给民营企业,你想一想,还没有放开的行业里面逐步放开,里面一定隐含着大机会。

  陈  琴:谢谢钟总!下面请曾总也跟我们分享一下。

  曾  军:这个比较具体,比较难说,不说远的,今年以来市场的热烈变化,切换的非常快,如果你获得的利润没有及时兑现,又回到原点。从大的角度来看,从两个方向来看,一个是在市场上真正两个极端,中国世博会硬着陆的问题,中国到底会不会硬着陆?我们认为中国可以走出目前的困境,而且不会硬着陆。基于对中国可以渡过目前困境的思路,实际上可以有一个配置思路,就是目前的蓝筹股这块,也就是国家关心的国计民生命脉的行业,这是一个投资的角度。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前瞻性的判断,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能否在未来10年、20年顺利转型,转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结构、什么样的力度、什么样的突破点,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很可能有一些大量的产业,有很多子行业是长期受益的,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和转型微观的角度对公司做一些挖掘和研究。至于说结论,也可能不同的投资者、不同的机构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都是非常有可能的,投资很可能就是坚持自我的过程,所以我们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会从这两个角度对市场进行分析和判断。谢谢!

  陈  琴:谢谢曾总!由于时间的关系,非常感谢五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刚才跟大家分享了对经济的分析和判断,也给我们未来的投资指明了方向。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第二场圆桌对话到此结束,请各位嘉宾移步嘉宾席,谢谢!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2012年(首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到此圆满落下帷幕,感谢各位嘉宾的积极参与,感谢赞助单位、协办单位、媒体朋友的鼎力支持。谢谢大家,我们明年再见!

  (结束)


【稿件版权声明】本文为“农产品期货网”独家调研及研究结果,未经农产品期货网讯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作品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如需转载,请与本网010-512895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农产品集购网16988-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豆粕】 免费资源发布、采购对接;报价-下单看行情;灵活、便捷更省心; 点击前往报价,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评论 登录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

相关新闻

实时行情 更多

    产品 交割地 成交价
    (元/吨)
    成交量
    (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