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集购网客户端

客服服务
交易时间:工作日 9:00-17:00
您好,欢迎来到农产品集购网!

2019年江西早籼稻调研报告

2019-08-16

0评论

分享给朋友:

近年,各级早籼稻储备轮换难问题越发突出,轮换价差不断扩大。2019年上半年,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下称“交易中心”)的早籼稻竞价销售成交率创出新低,仅为23.97%,实际上,去年就已经降至不足30%的水平。成交价格也继续下探,均价为1927.5元/吨。6月份,早三级籼稻竞价销售均价下跌至1700元/吨左右,不少场次甚至跌破1600元/吨,与2008年相当,新旧粮轮换价差首次突破900元/吨,而2008年的价差仅为200多元,十余年来价差翻了不止两番。


2016年,广东省完成国家落实的增储任务,新的规模是原规模的2.19倍,其中早籼稻占比将近一半,为原本就低迷的市场再添压力。2018年是完成增储以来的第一个轮换大年,因此,这两年整体成交率大幅下降,成交价不断下挫、轮换价差扩大等现象突出,这将成为未来较长时期的一种常态。


在这种深刻的变化和艰难的环境下,由交易中心王涛副总经理带队,9家稻谷储备企业和有关部门代表参加,组成了一行18人的考察团,于2019年8月5日-9日到江西进行了实地调研,期间,考察团与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杭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福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同仁在南昌举行的“2019年赣浙闽粤四省早籼稻产销对接暨网上粮食交易大会”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随后,途经南昌、鄱阳湖、抚州、樟树、新干等地,分别与鄱阳湖米业、上饶市国家粮食储备库鄱阳分库、抚州市东乡区发展和改革局、樟树市粮食局、江西省粮油集团新干购销有限公司、江西嘉泰精制米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就稻谷主要种植品种及生产情况、价格走势、与广东稻谷储备企业的合作模式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最后,在河源市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座谈并参观其粮库、了解动态大米储备情况,总结本次调研经验,结束行程。


本次考察调研活动得到了调研地区相关粮食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广东稻谷储备企业的一致认可。广东参团企业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但对江西稻谷的生长情况、价格走势有了更全面的掌握,还拓展了思路,希望交易中心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搭建平台,广聚资源,充分交流,缓解当前稻谷市场的轮换困境。


一、生产情况


1、早籼稻生产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近年,全国稻谷生产总体平稳,略有下降,但早籼稻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却在逐年减少,且减幅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3018.9万公顷,同比下降1.8%,但播种面积仍连续9年维持在3000万公顷以上;2018年全国稻谷总产21213万吨,同比下降0.3%,产量连续8年维持在2亿吨以上。而2018年早稻播种面积479万公顷,总产2859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2.3%和9.9%。早稻播种面积不但创下有数字记录以来的新低,同时其降幅也是57年来最大,历史上早稻播种面积两位数的跌幅仅出现过三次,分别是1957年、1959年和1961年。早稻连续5年减产,产量创下2003年以来的新低,也是自2004年以来首次跌破3000万吨。


早籼稻种植面积减少主要因为人力成本大增、种植结构化调整等市场和政策原因,导致双季稻改单季稻现象比较普遍。对于双季稻产区的农民而言,当最低收购价下调时,减少稻谷生产的手段通常是选择“双改单”,种单季的话,中稻或晚稻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在投入差不多的情况下,早稻的收入最低。中晚稻(包括粳稻)实际上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是增长的。从需求方面看,由于早稻口感不及中晚籼稻,用途较为局限,近年来早稻谷多入库作为储备粮或者工业用粮。在这种背景下,早稻种植面积有所调减,产量也会继续下调。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2、受天气影响,今年江西早稻质、量齐降


2019年早籼稻的生产情况不容乐观。除受到大环境的抑制之外,今年的天气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据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双改单、高标准农田改造等影响,今年江西省早稻种植面积1643.8万亩,比上年减少约167.6万亩,减幅为9.3%。同时,受早期潮湿天气、洪涝灾害等影响,单产也有所下降,为378公斤/亩。因此,总产减少至621.5万吨。很多地区减产10%-30%,其中,抚州、吉安等地减产30%以上,这与我们的实地调研信息一致。


抚州东乡区反映,今年该地区早稻减产约30%,个别乡减产达到80%,部分农户直接放弃了收割。同样地,新干县反映,今年稻谷种植面积减少,单产下降,总体减产20%左右。嘉和县则表示减产30%以上。樟树地区相对平稳,“双改单”的趋势下,今年当地早稻种植面积51.5万亩,减小1%左右。6月底7月初的洪涝灾害导致早稻倒伏严重,近小半面积受灾,今年早稻减产2%,总产约20万吨。当地早稻主要为普通品种,优质率不足40%,晚稻则以优质品种为主,如丰两优等。


今年早籼稻种植普遍陷入亏损。据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介绍,据抽样调查显示,今年各地早籼稻生产成本依旧高企,与前期预估数据出入不大,但因今年稻谷倒伏现象,人工成本较之前调研还略有增加,其他项基本不变。今年种子成本较上年相比平稳略减,农膜、秧盘大幅下降,土地成本稳中略降。而化肥、农药、机械作业费、人工成本同比持续上升。如果今年早籼稻按上年江西的平均亩产862斤来算(实际亩产较上年下降),收购价为1.2元∕斤计算,亩均净利润-79.6元,成本利润率-7.15%,已连续6年下降。新干地区表示,当地早籼稻单产约400公斤/亩,而中晚籼稻平均达到550公斤/亩,部分高产的达到700公斤/亩,加上天气不好,产量低、收益低,普遍亏损,预计明年双改单的情况将更多。


质量方面也不容乐观,但后期收购的稻谷预期会有好转。根据调研信息,由于在灌浆成熟到收割期,江西地区遭受持续降雨天气,部分内涝,不仅使得新早稻收获期推迟,也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出现了秕谷多、芽谷的情况,加上烘干不及时和措施不当,脂肪酸值普遍偏高,在20%以上,出糙率等指标则有所降低,江西全省这个情况都比较普遍。


调研地区反映,天气原因导致烘干需求大增,一方面,很多稻谷没有及时烘干,即使仅存放一晚上,脂肪酸值就会明显升高。另一方面,农机补贴刺激地方很多小型的烘干设备涌现,但大部分是外行,并不专业,烘干之后没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直接放仓库里没用鼓风机继续透气等,也导致脂肪酸值升高。总的来说,今年东乡区前期收购的早籼稻脂肪酸值超过20%,在21%左右,而往年仅为17%的水平。后期晚熟品种的质量预期会变好。无独有偶,嘉和地区也反映有同样的情况,即地方补贴烘干设备的投入,但很多新进者的技术不成熟,导致这一环节的耗损率严重,达到40%以上,往年为10%左右。因此,嘉和地区大米企业表示,今年前期收购的稻谷指标并不好,但后期没有问题。樟树和新干地区前期收购的早稻脂肪酸值也在20%左右,往年为17-19%。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出糙率降低。据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了解,部分贸易商连续用两次比重筛进行筛选,也难达到国家三等标准,出糙率75-77%。较往年下降1-2个等级。东乡地区表示,前期收购的早稻大部分在71-74%的水平,很少达到75%;樟树地区反映出糙率低于往年;新干地区则表示这个指标尚可,没有明显下降。


二、价格走势


2019年主产区早稻已上市,受天气影响,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价格有望实现低开高走,江西地区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低。


1、质量下降,市场低迷,早稻上市之初价格低开。


总体来看,今年新产早稻低开上市,企业收购价格较去年下跌0.1元/斤左右。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价格下调,稻米市场进一步承压。自2019年5月21日开始销售的最低收购价稻谷的销售底价下调,其中,2013-2015年产稻谷下调至1800-1900元/吨,较2016年产之后的下调500元/吨,稻谷最低专场交易下调至1500元/吨。专场交易的粮源多流入非口粮市场,作为饲料和深加工原料,对新产玉米和稻谷的行情影响有限,但2013-2015年的陈稻却仍对早籼稻有较大冲击,陈粮并非陈化粮,如果储备得当,依然可以流入制粉、甚至通过掺兑等进入口粮市场。调研的部分地区也反映,这个冲击相当大。此外,今年政策性早稻拍卖停止较晚,早稻市场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上市之初粮源充足。


另一方面,新粮上市后,受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湿粮比重较大,原粮必须烘干以后才能使用,售粮进度较慢,企业初期收购心理较为谨慎。且今年新粮质量普遍下降,部分原粮达不到收购标准,扣水扣杂的多,价格较低。据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信息,7月上中旬,市场以收购农户湿谷为主,其中烘干厂为主体。经纪人田头收购价在每斤0.62~0.7元;米厂收购湿稻谷到厂主流价格0.80元/斤左右,水分30%或略高,烘干后到厂价格1.09-1.16元/斤;质量较差的部分地区受灾稻谷价格低至0.40-0.60元/斤,永丰县部分泥芽谷每斤0.3元仍无人问津;质量中等的(含有泥谷子、芽谷子)的稻谷烘干后到厂价格1.04-1.05元/斤。


2、阶段性供需缺口将突出,早稻后市存在较大上涨空间


早稻低开之后,市场普遍预期后市会高走,随着各地储备粮采购开始,届时供需缺口将突出,价格将上行,且不同品质之间的分化会加剧。当前,早籼稻仍是南方地方储备的主体,而因为重金属问题,湖南粮源基本上退出储备收购市场,江西和安徽成为主要输出方。需求方面,销区增储之后,地方储备的“刚性需求”大增。如销区增储规模最大的广东省,早籼稻的比例虽然下调了,但绝对值仍然明显增加。杭州交易中心也表示,每年100多万吨的早籼稻缺口,主要调入省份是江西;福州交易中心表示,福建粮食自给率不足10%,江西早籼稻仍是储备主体。加上江西本地的各级储备粮收购陆续开展,在今年减产和质量下降的情况下,价格整体看涨。同时不同品质的粮食走势会有所分化,符合收购标准的粮源将大受青睐,价格上涨空间客观。而质量较差的粮源初期不被待见,价格低迷,但随着供需缺口的出现和扩大,这部分粮食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本次调研中,新干、泰和等地区均表示看好后市。其中泰和地区的大米企业表示,当前行情已经在向上走,因为中储粮正常轮换需求大,周边地区也到这边采购,包括湖南产区,现阶段或因采购集中而大力拉升价格,要适当把握时机。根据调研信息,总体而言,8月初,早籼稻的收购价在1.18-1.2元/斤(除杂后)左右。其中,江西省粮油集团早籼稻收购价1.18元/斤;南良荆山粮库7月31日的公告显示,除杂之后短圆型早稻送到南良库价为1.18元/斤;中储粮抚州直属粮库7月15日的公示显示,除杂后的到库价同样为1.18元/斤(中短粒型);樟树地区表示,国有企业收购价(除杂之后)平均为1.2元/斤,部分高的达到1.22元/斤;民营企业收购标准较松,不除杂的情况下均价在1.13-1.15元/斤。泰和地区表示,在不除杂的情况下,长粒早籼稻约1.18元/斤,短粒1.2元/斤。


3、“陈粮入市,新粮入库”现象导致早籼稻轮换价差难以缩小


前些年,我国粮食行业出现了“三量齐高”的现象,其背后就是“洋粮入市,国粮入库”,主要是国内外粮食价差大所致。而早籼稻品种近年也出现了“陈粮入市,新粮入库”的现象,其原因仍是新陈粮的价差。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升级,早籼稻口粮消费萎缩,市场需求集中在饲料和制粉方面,而对于部分需求,有最低收购价支撑的新粮价格没有优势,反而地方储备粮轮换出来的陈粮更适用。因此,这就造成了价格较高的新粮进入各级储备库存,因为储备需求具有“刚性”;而轮换出来的陈粮则以远低于新粮的价格进入市场。各级储备单位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帮市场主体“代收、代储”几年的作用。早籼稻轮换价差高已成普遍现象,销区达到900-1000元/吨,江西部分产区也达到600元/吨,这与小麦的情况不同。小麦轮换在产区是顺价的,销区则有价差,主要因为产区对储备小麦的加工需求旺盛,而销区因供需结构矛盾产生价差。早籼稻可以说面临的是整个市场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口粮变为工业、饲用粮,价格也呈阶梯式下滑。


据悉,今年南方六省的地方储备早籼稻收购量约为350万吨,占总产的12%左右。在储备结构和储备规模没有大幅调整的情况下,储备这一块对于早籼稻的供需影响举足轻重。新粮受到最低收购价和储备需求的支撑,价格下跌空间有限,而陈粮在每年储备轮换放大供应,以及玉米、小麦等价格低迷的影响下,价格难有上涨的动力,因此,地方储备的轮换价差仍将维持高位。


这样的现象导致产销区价格倒挂,早籼稻回流产区,同时,还应关注新陈米掺兑问题。这在新粮轮入的时期,各级储备企业有需要警惕,也会对口粮低迷的市场形成进一步压制。


4、最低收购价下调,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低。


2019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保持2018年水平不变。自2004年起,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累计上涨71%、75%和73.3%,连续上涨了12年,2016年首次下调,2018年下调幅度最大,2019年保持平稳。总的来说,这反映了国家对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定位的一种回归,即从“托市”变为“托底”。这既是当前稻谷去库存压力的要求,也是调整品种结构的需要。2019年“一号文件”中“将稻谷、小麦作为必保品种”的要求。在市场预期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下调时,国家依然维持不变。在高库存与保护农民利益之间,国家选择了后者,稻谷安全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不过,2019年稻谷价格不下调不意味着今后不下调。如果库存继续高企,而国际粮价继续低迷,稻谷最低收购价依然会下调。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按照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取向,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市场机制就是优胜劣汰。这意味着未来稻谷最低收购价将减少乃至不保护低端品种,真正满足口粮需求的品种将得到优先的保护。


市场普遍预期,虽然今年早稻上市低开,但随着后期广东、浙江、福建等销区的各级储备采购启动,供需会出现一定缺口,价格将走高,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小。部分地区表示,往年8月初就召开相关会议,释放托市启动的信息,但今年8月中旬仍没有消息。今年的《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延续去年的收购标准,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稻谷应为当年生产且符合“三等及以上”国家标准,即达到一等、二等、三等的粮食,不再是对所有等级照单全收,这对继续引导粮食优质优价起到积极作用。不过,按照今年的质量情况,符合国储收购质量要求的早籼稻数量偏少,收购进度偏慢,后期是否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标准有待观察。


三、总结与建议


总体而言,今年江西早籼稻的减产明显,供需矛盾将随着各地储备粮轮入采购的开展而凸显,价格低开高走是大概率事件。在国内稻米行情整体低迷,轮换价差扩大的环境下,充分利用竞价交易模式、把握轮换时机至关重要。


一是充分利用交易中心的粮食竞价模式,提高轮换效率。上半交易中心竞价销售溢价总额2384万元,同比增加16%,竞价采购折价总额1841万元,同比增加87.28%,总计4225万元,同比增加39.09%。这可视为交易中心为各级储备节省的费用,或创造的收益。大头还在下半年,去年全年这个金额达到1.47亿元。“溢价”、“折价”情况就是竞价交易高效率的最好证明。交易中心希望能够和兄弟市场、广大客户一起,推进竞价交易,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提高轮换效率,增加效益。具体操作上,在底价的确定可以留有一定的竞价空间。底价是你可以接受的最差的价格,而非最佳价格,最佳价格将在竞价中形成。


二是采购适销对路的品种,把握轮换时机。近年,储备企业钟情于收购圆粒早籼稻,因轮换效益好,近期广东储备企业通过本中心委托采购的大部分都是圆粒。这确实是相对适销对路的品种,更受粉米加工企业的青睐。但也要注意,当一个品种成为热门,采购之时会有供不应求,价格抬升的风险,而轮换之时又将面临着供应过剩的局面。据南昌交易中心信息,现阶段,江西、湖南早籼稻品种不断优化,长粒优质品种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而常规的适宜粉米加工和轮换效益更好的圆粒早籼稻种植面积却不断下降,江西南昌、抚州和宜春等传统早籼稻主产区普遍以种植优质长粒早籼稻为主,圆粒早籼稻供给进一步下降,该品种的供需缺口将会扩大,值得关注。总体而言,现阶段各级储备入市积极性高,收购紧张,抬升价格,但后期价格预期也将维持较高位,如何把握节奏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形势下,广东储备企业应继续发掘新的市场需求和更好的稻谷品种,避免扎堆。比如思考是否可以顺应产区推广优质稻的趋势,采购一些口感较好,性价比较高的稻谷作为口粮需求,而不是对应粉米加工或饲料需求,这样其价格自然会抬高一个级别,或将改善轮换价差情况。交易中心的历史成交数据显示,优质粮的轮换价差明显小于普通粮,如8月初通过交易中心成交的早籼三级稻珍桂,成交均价达到2720元/吨,较普通早籼三级稻高出1000元/吨。根据历史成交情况,该单位珍桂稻谷价格普遍较高,市场优质优价特征较为突出。


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作者:郑文慧;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责任编辑:石登峰 邮箱:shidf@accfutures.com)

农产品集购网16988-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豆粕】 免费资源发布、采购对接;报价-下单看行情;灵活、便捷更省心; 点击前往报价,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评论 登录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

相关新闻

实时行情 更多

    产品 交割地 成交价
    (元/吨)
    成交量
    (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