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集购网客户端

客服服务
交易时间:工作日 9:00-17:00
您好,欢迎来到农产品集购网!

深度解析我国农产品滞销的根本原因!

姚玮
2018-04-15
2172
分享给朋友:


   中国以农业立国,华夏民族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千百年来人们祭天拜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古代求雨


   与祖辈们丰收后的喜悦不同,这些年来,丰收后的农民常常没有喜悦,更多的是担忧。农产品丰收即滞销,农民丰收即亏本屡见不鲜,蔬菜、生猪、鸡蛋、水果、粮食等农产品无不面临这样尴尬的局面,这不是个正常的现象,长期下去将严重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动摇农业基础,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丰收后的农民一脸悲伤


   笔者家乡湖南湘西州是中国著名的椪柑之乡,漫山遍野种着椪柑。清明去扫墓,途径一片椪柑林,发现好多树上居然满树果子,树下一片腐烂的椪柑。椪柑秋季成熟,每年10-11月是椪柑采摘的时节,已经第二年清明了,居然还有这么多果子没有采摘。向同行的表哥了解到,去年椪柑大丰收,但价格才0.3-0.4元/斤,椪柑的成本在0.6-0.7元/斤,种得越多赔得越惨!采摘还得请人工,有些种植量小的农户干脆不要了,任其烂在树上。

   烂在树上的椪柑


   农民种点果子不容易呀,翻地除草、喷药施肥,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操碎了心,就盼着丰收,可盼来了丰收却盼不到盈利。这样的悲剧这些年来反复发生在果农、菜农、鸡民、猪农等身上,不禁让人深思其根源。


   一,农民的观念还停留在小农意识

   不要说古代,就是改革开发前,由于生产力落后,粮食的收成受制于天气、病虫灾害等影响极不稳定,农产品始终处于匮乏状态,饥饿灾荒常有发生。中国以农业立国,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吃饱肚子”而抗争的历史。在古代,大家吃得饱,社会就稳定,否则就是疾风暴雨的农民起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伟大的帝王,再辉煌帝国也不过两三百年,最终都是解决不了土地兼并的问题,也就是农业的问题,吃饭问题。千百年来,粮食一直是稀缺的,农产品不愁销售,所以中国的农民祖祖辈辈都秉承一个观念“种好地就行”。笔者从事蛋鸡养殖业,我们行业里一直有一句经典名言“只要把鸡养好就行”。


   传统乡土社会,小农意识深深扎根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技术的进步,粮食和各种农产品产量越来越高,整个社会逐渐从物质匮乏的状态转变为各种商品极为丰富,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农民的观念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市场经济下,农业虽然还是种地、养鸡、养猪,可农产品早已高度商品化,农民的角色已经发生改变,农民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者,更是经营者、销售者,是名副其实的“老板”。只管把地种好,把鸡养好,把猪喂壮的小农意识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农民需要竞争意识,得懂销售,会经营。


   以蛋鸡养殖业为例,90年代之前,鸡蛋还是相对稀缺的家庭传统营养品,鸡农只要把鸡养好就能赚钱。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尤其是养殖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前500天的老鸡就必须淘汰了,现在500多天甚至600天的老鸡产蛋率还不错,以前育雏要4个月,现在有了青年鸡,育雏周期大大缩短。养殖量在扩大,育雏周期在缩短,产蛋周期在延长,其结果是产量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暴涨暴跌,这种情况下不能再死守着“只要把鸡养好”的老观念。农民缺乏市场观念,不懂市场调研,不会市场营销,最终导致盲目投机、一哄而上,猜行情,赌价格,这是农业领域经常发生“丰收即滞销,丰收即亏本”的根本原因。对农民而言,更新观念,改变角色,尊重市场,经营市场,做到有多大的销售能力就种多少地,就养多少鸡,否则迟早被淘汰。对政府而言,服务三农,不但要送技术下乡,更要送观念下乡,不但要产业扶贫更要观念扶贫。


   二,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不成熟

   以鸡蛋为例,中国14亿人每天要消耗掉10亿枚鸡蛋,蛋鸡养殖业是个庞大的产业,牵涉上千万人口就业。但是,一枚鸡蛋从鸡场到老百姓的餐桌要经历太多的环节,简而言之:产区养殖户-产区蛋点-长途运输-销区大贸易商-销区下游大小批发商-终端零售商-老百姓餐桌。只是一枚小小的鸡蛋呀!能有多少利润,这么多人分钱,养殖户能拿到多少!笔者经常在自媒体上发布鸡蛋批发价格,很多行外读者经常攻击我“你瞎说,我们鸡蛋卖5元,你咋报价3元”,行外的人那知道一枚鸡蛋的复杂旅程。美国的鸡蛋市场非常成熟,两头大,中间小:养殖规模大,终端零售业发达,中间流通环节简单。美国的鸡蛋直接由大农场主供应大型连锁超市,价格由二者协商而成,农场主没有暴利但价格长年稳定。



   中间流通环节过于复杂,农民所得利润必然有限,更为人为炒作提供了空间。作为生产者的农民离终端市场遥不可及,不了解真实行情,只能盲目生产,这就为中间环节的人为炒作提供了巨大空间,这些年“火箭蛋”和“倒霉蛋”你方唱罢我登场,“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反复上演,买单的是普通消费者,吃亏的是农民。


   三,某些地方政府追求政绩

   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初衷是好的,但市场充满风险,一个产业能不能搞,搞多大,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市场调研,不能简单的由领导意志决定。追求政绩,好大喜功,让农民一哄而上,结果就是价格暴跌!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规律。农产品利润低风险大,农民本身又是弱势群体,缺乏经济实力,说白了亏不起。工业产品是死的,产量、质量、规格都是可预期的;而农业是活的,农产品都是有生命的,产量、质量,规格等受到天气、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更何况价格是市场说了算,不是领导说了算。所以发展涉农产业要慎之又慎,规划涉农产业不能用搞工业那套思维:计划发展多少个村,种植多少亩,某年某月达到多少产量。



   有些地方,某些涉农产业红红火火了几年后,领导升官走人,留下一群破产农户独自煎熬。这种发展模式,说得好听点是好大喜功,追求政绩,说得严重点是扰乱市场,缺乏责任。地方政府还是坚守本分,扮演市场监管者的角色,做好裁判,搞好服务就够了,市场经济还是让市场来选择吧。


   四,农业补贴覆盖面太窄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都是高补贴行业。农产品价格不能太高,否则影响百姓生活,影响社会稳定,但农民也是人,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农产品价格太低,农民怎么活,所以各国都有农业补贴政策,说白了就是国家出钱,让老百姓吃得饱,吃得好,这是国家职责所在,是天经地义的。欧美、日韩等国,农民都是中产阶级,甚至是富人、地主。而中国由于经济落后,新中国前几十年农民几乎没有任何补贴,农业税一度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农民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取得了空间发展,国家不但取消了农业税,更有各种惠农政策和补贴资金来扶持农业发展。


   但与欧美、日韩等国成熟、规范的农业补贴政策相比,我们国家在政策的制定和具体执行上还存在各种问题。比如蛋鸡养殖行业就存在非常严重的“扶大不扶小,扶强不扶弱”的问题。国家希望养殖行业形成规模化,提高产业竞争力,这可以理解,但必须在公平的环境下自由竞争。养殖补贴过分集中于大企业,破坏了市场公平原则,压缩了广大中小养殖户的生存空间。而这些获得巨额补贴的企业拿着国家的钱,迎合某些地方领导追求政绩的心理,盲目扩大,最终导致供需失衡,价格暴跌,极大的伤害了农民利益。其实很多大型养殖企业离开了国家的巨额补贴,其竞争力未必强过中小养殖户,这种扶持不但破坏了市场公平原则,最终造就了一批“大而不强”的吸血企业。农业补贴的本质应该是社会福利性质的,像社保、医保一样,目的是保证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保证几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不能作为地方政府发展产业的刺激手段,因此农业补贴政策和补贴资金必须覆盖面广,惠及所有从业者,而不能过于倾向龙头企业。


   五,高房价抑制了农产品的价格

   这些年房价节节攀升,但农产品稍有涨价就会受到终端市场的强烈抑制。城市居民节衣缩食的供房贷,对柴米油盐的价格越来越敏感,这已经严重制约了终端市场的消费能力。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实业才是国之根本,不能让房地产掏空社会财富,吃、穿、住、行都是老百姓的追求,总不能节衣缩食住豪宅吧。美国为何强?不是房地产强,强在科技、强在金融、强在美元、强在美军,更重要的是美国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农业,最富裕的农民,这才是强大的保证。


   前些日子,“农业部”成为历史,“农业农村部”已经挂牌,仅从字面理解,就能体会到中央高层的良苦用心:发展农业首先要发展农村,让农民富裕。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要让农民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当这句话实现了,中国就真正强大了。在农产品高度商品化的当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把一群缺乏市场观念,不懂销售,不懂经营的农民推向市场,缺乏必要的价格保护,缺乏公平的政策扶持,没有成熟的商品流通渠道,农民只能自生自灭,农产品丰收即滞销将成为常态,最终会动摇农业基础,影响社会稳定。以上论述只代表蛋先生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依据,如因此产生亏损,概不负责。


文本来源:农产品集购网 文本作者:姚玮

感觉写的不错,来打赏支持一下吧!

2人已打赏

  • 游客

  • 游客

评论 登录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
热门资讯
  • 深度解析我国农产品滞销的根本原因!
  • 清明节后蛋价走势不容乐观!